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目的 研究不同频率和时间的振动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 方法 42只SD雄性大鼠,根据对其施加的不同振动频率(15、25、35 Hz)和持续时间(5  min和15 min)随机分成7组:安静对照组(CC) 、低频率短时间振动训练组(LS) 、低频率长时间振动训练组(LL)、中频率短时间振动训练组(MS) 、中频率长时间振动训练组(ML)、高频率短时间振动训练组(HS)和高频率长时间振动训练组( HL) 。每组进行相应频率和时间的振动运动,每周训练6 d,持续8周。训练结束后取材,检测空腹血糖、肌糖元、肌酸激酶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 结果 (1)与CC组相比,ML组血糖显著降低(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5),腓肠肌糖元、肌酸激酶增加幅度最大(P<0.05)。(2)与CC组相比,各实验组AMPK-GLUT4通路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CC组(P<0.05),其中ML组变化最明显,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 结论 (1)振动运动能够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糖代谢。(2)中频率长时间的振动运动(25 Hz,15 min)最有利于促进大鼠骨骼肌细胞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并筛选针对SD大鼠锌离子转运体1(ZnT1)的siRNA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大鼠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ZnT1基因的3条(A,B,C)siRNA序列与1条阴性对照序列,将以上序列退火与pFU-GW-iRNA质粒相连接,通过测序鉴定后,分别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检测收获病毒滴度后感染体外培养的SD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设置感染复数(MOI)分别为1,3,6,8,于转染后72 h计算转染效率。在最佳MOI值下,设置未经病毒感染组(CON组)、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组(NC组)和慢病毒阳性干扰组(ZnT1-siR-NA-A组,ZnT1-siRNA-B组,ZnT1-siRNA-C组),72 h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ZnT1的表达情况,确定对ZnT1蛋白的最有效的干扰序列与抑制效率。结果:测序证实目的干扰序列已被准确克隆到pFU-GW-iRNA质粒,收获的慢病毒颗粒滴度为8×108TU/ml,其在MOI=6时对神经细胞的转染效率最高(93%),并保持神经细胞良好的生存状态。转染后ZnT1的表达被不同程度的抑制,A,B,C三种干扰序列对ZnT1的抑制率分别为47.74%±1.40%,81.19%±1.36%,94.10%±2.41%。结论:成功构建了ZnT1-siRNA慢病毒载体,其在MOI=6时对神经细胞具有最佳的转染效率,并有效沉默神经细胞中ZnT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并进行改良。方法:分别应用酶消化法、传统的植块法和采用胶原酶消化结合骨片贴附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Von Kossa钙结节染色和免疫印迹对细胞纯度进行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对3种方法取得的原代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种培养方式均可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应用胶原酶消化结合骨片贴附法可以长期获得具有稳定生物学特征的成骨细胞。结论:胶原酶消化结合骨片贴附法可以较长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6.
女性泌尿生殖道的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均属性传播疾病范畴,是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性观念的改变,女性泌尿生殖道的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逐年增多,已成为当前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具体表现为发病率的上升和发病年龄的下降,成为我国仅次于淋病的第二大性传播疾病,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已超过淋病而居性传播疾病首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型皂苷(PDS)对小鼠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仅膝关节切开处理)、模型组(Model组,构建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低剂量PDS组(L-PDS组,构建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2 mg/kg的PDS处理)和高剂量PDS组(H-PDS组,构建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