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0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羊水量对胎儿转归的影响路华,席秀云,徐友涛(日照市东港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胎儿在羊水中生长发育,并通过皮肤、消化道、泌尿系统与羊水进行交换。胎儿的发育异常,可以引起羊水量和质发生改变;反之,羊水的异常改变,也可引起胎儿的发育障碍。本文回顾总结了20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IUD)滞留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围绝经期IUD滞留妇女612例和围绝经期非IUD避孕538例进行生殖健康和围绝经期症状问卷调查及相应的健康检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 对围绝经期IUD组与IUD滞留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UD组与非IUD组比较,IUD组可以降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发生比例,腰腹疼症状IUD组明显高于非IUD组,附件炎发生比例低于非IUD组,子宫肌瘤或肥大发生比例IUD组低于非IUD组,对经期和痛经的影响随着放置IUD的时间延长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IUD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量、痛经和经期,围绝经期症状,阴道炎和宫颈糜烂发生比例,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IUD种类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月经异常有一定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置IUD不同年限对月经周期、经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围绝经期IUD滞留未增加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症状、妇科疾病及贫血的发生,应对围绝经期妇女IUD种类的匹配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IUD)滞留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围绝经期IUD滞留612例和围绝经期非IUD避孕538例进行健康测量表SF-36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SF-36健康量表分析显示:IUD组中的社会和情感因素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而功能和健康因子则具有保护作用(P﹤0.05),其他因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L-90心理量表分析显示:IUD组中的强迫心理、偏执和睡眠饮食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而忧郁和恐惧情绪则明显低于非IUD组(P﹤0.05)。[结论]IUD组SF-36健康测试情况优于非IUD组,SCL-90心理测试情况则低于非IUD组,显示IUD滞留妇女健康状况各项目总体测试良好,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应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示癌肉瘤,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显微镜下为鳞癌和梭状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显示CK及Vimentin反应均为阳性。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对分期较晚的病例,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案。膀胱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表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统计学方法,分析39例膀胱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aveolin-1阳性率为28.2%(11/39),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胞质,少数病例显示核中定位,Caveolin-1在膀胱癌中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分级(1级0%、2级23.5%、3级53.9%)、分期(pTa-pT16.3%、pT2-pT443.5%)、生长方式(表浅型4.2%、侵袭型66.7%)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Caveolin-1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Caveolin-1的异常表达、异常定位及可能的氨基酸突变,在膀胱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P504s又叫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是一种新近确认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存在于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上,参与脂肪酸和脂肪酸衍生物的β氧化过程,目前认为P504s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几年来AMACR在各种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07~2007-05采用经尿道离子体双极电切加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35例均为2007-11~2008-07笔者所在医院应用2微米激光汽化切割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男24例,女11例;年龄25~80岁。单发肿瘤28例,多发7例;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围绝经期使用IUD避孕妇女(615例,IUD组)和围绝经期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妇女(538例,对照组)进行生殖健康和围绝经期症状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对IUD组与IUD使用相关终止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UD组月经周期不规则发生率减低,腰腹痛症状高于对照组,附件炎和子宫肌瘤或宫颈肥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UD对经期和痛经的影响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类IUD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量、痛经、经期、围绝经期症状、阴道炎和宫颈糜烂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置IUD时间对月经周期、经量无影响(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使用IUD未增加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症状、妇科疾病及贫血的发生,但不同种类IUD对围绝经期妇女月经异常有一定影响,应对围绝经期妇女与IUD种类的匹配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