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危险因素及CMV包膜糖蛋白H(gH)基因分型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BD患者362例,调查CMV感染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D患者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不同CMV gH基因型IBD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2例IBD患者中CMV感染患者122例,CMV感染率为33.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病毒治疗、激素依赖、结肠切除、临床治疗无效是IBD患者CM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重度IBD病情、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是IBD患者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2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中gH 1型85例(69.67%)、gH 2型37例(30.33%);gH 1型与gH 2型IBD合并CMV感染患者的年龄≥40岁、广泛结肠型病变范围、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肠切除结局以及激素依赖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H 1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 1型与gH 2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5)。结论年龄≥40岁、重度病程、广泛结肠病变、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会增加IBD患者CMV感染风险,IBD并CMV患者以gH1型为主,但gH基因分型不会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和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未出血患者9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出血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组病程长、有消化道出血史、使用非甾体类药物、Child-Pugh分级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严重、胃左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内径宽、PT延长、有腹水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与未出血组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病程长、应用非甾体类药物、Child-Pugh分级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严重、胃左静脉内径增宽、门静脉内径增宽、PT延长和有腹水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45;3.171;2.190;2.672;2.363;3.142;3.083;3.062,P<0.05),而血清白蛋白增加是出血的保护因素(OR=0.288,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存在一些可能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以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伪MRI(sMRI)软组织信息,提出新的腹部器官自动勾画模型,改进CT软组织的勾画效果。方法:使用两个独立的深度神经网络分步完成病人腹部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首先,基于CycleGAN网络构建由CT图像转换sMRI图像的模型,采用去噪判别器等改进方法,得到器官轮廓一致的高清晰度sMRI。其次,使用sMRI与手工勾画信息训练自动勾画模型Residual U-Net,在CT和sMRI上分别自动勾画危及器官轮廓,Residual U-Net的残差模块能够充分利用提取到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器官。采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作为自动勾画模型分割精度的评价标准,35例宫颈癌与35例前列腺癌患者用于自动勾画模型的训练和评估。结果:结合sMRI信息的自动勾画模型在直肠、膀胱、左右股骨头的平均DSC分别为0.779±0.021、0.944±0.006、0.834±0.006、0.845±0.021。结论:使用结合sMRI信息的腹部CT自动勾画方法,可以在直肠获得更精确的自动勾画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剂量预测的放射治疗计划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基于45例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物理师制定的直肠癌病例,训练3D U-Net网络。利用3D U-Net网络预测得到三维剂量分布后,基于剂量预测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指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IMRT)直肠癌计划质量评估标...  相似文献   
5.
视频点播数据传输的离散程度,给P2P流媒体点播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分析了P2P流媒体点播技术的基本问题,从媒体资源定位和分发两个方面介绍各种已提出的协议和算法,结合P2P视频点播的特点和网络应用的实际需求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实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剂量预测和自动勾画技术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检查器官内照射剂量率的快速评估方法。方法:首先基于患者特定时刻的PET/CT图像,使用蒙特卡罗程序GATE进行内照射剂量率计算,获得每个患者的剂量率分布图。随后,基于U-Net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将患者的CT和PET图像作为输入,GATE计算的剂量率图作为金标准进行训练。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根据患者的CT和PET图像预测对应的剂量率分布。同时,使用勾画软件DeepViewer对患者CT图像中的器官和组织进行自动勾画,结合预测得到的剂量率分布结果计算相应器官和组织的吸收剂量率。使用50名患者的PET/CT数据,其中10份用于测试,其余40份进行4折交叉训练,每次使用30份用于训练,10份用于验证。将测试集结果与GATE和GPU蒙特卡罗工具ARCHER-NM进行对比。结果:在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勾画的24个器官中,绝大部分器官的深度学习预测剂量率与GATE计算结果偏差在±10%以内。其中大脑、心脏、肝脏、左肺、右肺的平均偏差分别为3.3%、1.1%、1.0%、-1.1%、0.0%,与GATE...  相似文献   
7.
目的:计算放射性药物18F-AV45在人体头部时,头部及其各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采集5名患者的PET-CT图像,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软件GATE计算头部区域单位衰变数的吸收剂量,然后利用生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头部区域的累积衰变数并求得头部吸收剂量,最后分割头部CT图像各组织和器官并计算其吸收剂量。结果:5名患者头部单位衰变数的吸收剂量分别为4.29×10-6、4.48×10-6、4.39×10-6、4.49×10-6、4.29×10-6 mGy/(MBq[?s),蒙特卡罗模拟平均统计误差为2.6%,头部累积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39、0.59、1.17、1.01、0.71 mGy,计算了4号患者头部的12个组织和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结论:实现了放射性药物18F-AV45在人体头部时,头部及各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9.
药房调剂工作不仅仅是调配发放药品,保证药品调剂过程的准确,还应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解决他们的用药疑问,预防潜在的药品误用,故发药交代尤为重要[1].做好发药交代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化,促进药师与患者的交流,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临床合并症的认识。方法现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住院的17例AAV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组),并与同期未合并血小板减少的51例患者(血小板正常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血小板减少组骨髓穿刺结果提示:1例患者骨髓抑制,1例患者骨髓穿刺结果未报告骨髓巨核细胞数值,骨髓巨核细胞数目为84 (0~200)个,且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血小板减少组出现咯血、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比例均高于血小板正常组,血红蛋白、C3、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血小板正常组,CRP水平、c-ANCA阳性率高于血小板正常组,MPO-ANCA水平、p-ANCA阳性率均低于血小板正常组(均P<0.05)。17例AAV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联合环磷酰胺治疗,6例联合血浆置换治疗,2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后8例好转,7例死亡,2例因预后差,自动出院后失访。其中8例合并肾脏受累的患者,3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例死亡,5例患者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能继发于AAV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是AAV预后不良的标志,当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咯血、腹腔积液、胸腔积液、CRP升高、C3下降和低白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