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房颤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适合汉族人群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给药模型,指导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法:对200例口服华法林抗凝的老年患者进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日均稳定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年龄、身高、体质量、合并用药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计算公式。结果: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CYP2C9*1/*1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3.87±0.71)mg显著高于CYP2C9*3基因型患者(1.05±0.59)mg;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日均使用华法林剂量(2.94±1.03)mg显著低于VKORC1-1639GA/GG基因型患者(5.76±1.12)mg。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华法林稳定剂量公式,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包含年龄、体质量、合并用药、CYP2C9*3和VKORC1-1639基因型,该模型能解释约56.5%个体间华法林剂量差异。结论:基于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建立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能帮助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荆等常规药物;治疗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rhEpo(2000 u,2~3次/周x24周)治疗.结果:rhEpo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61.1%)和总有效率(88.8%)均较对照组(40%和53.3%)显著提高(P<0.01),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高,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1).治疗前贫血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相似文献   
3.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是寄生蠕虫的主要解毒酶之一。作者用亲和层析和层析聚焦从肝片吸虫获得了五种形式的GSTs,并研究了它们与脂类过氧化产物和抗蠕虫药的相互作用。将新鲜肝片吸虫成虫匀浆液,经谷胱甘肽(GSH)亲和层析获得两组GSTs。主要的一组称为高亲和组(HA),占全部酶活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二联和三联抗凝治疗对出血事件、实验室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房颤并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对象均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予以抗凝治疗,二联治疗组(50例)予以二联抗凝方案,三联治疗组(50例)予以三联抗凝方案; 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治疗期间出血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二联治疗组比较,三联治疗组血CRP[(16.81±4.49) mg/L比(7.86±1.64) mg/L]、PLT[(298.47±54.33)×10~9/L比(148.89±23.11)×10~9/L]、Fg[(5.59±1.41) g/L比(2.14±0.56) g/L]和D-D[(0.37±0.08) mg/L比(0.21±0.06) mg/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三联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二联治疗组(6.00%比22.00%,P=0.021);两组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P=0.182)。结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实行三联抗凝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16例和高血压肾损组71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24 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单纯高血压组与高血压肾损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吸烟、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病人的病程明显短于高血压肾损组(P<0.01),在血压与血压变异方面,2组dSBP、dDBP、24 h SBP变异(24hSSD)、24 h DBP变异(24hDSD)、日间SBP变异(dSSD)、日间DBP变异(d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UACR为因变量,以病程、dSBP、dDBP、24hSSD、24hDSD、dSSD、dDSD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程、dSBP、24hSSD、24hDSD、dSSD、dDSD均为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青蒿琥酯对糖尿病大鼠丝裂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青蒿琥酯低剂量(25 mg/kg)组、青蒿琥酯中剂量(50 mg/kg)组、青蒿琥酯高剂量(100 mg/kg)组、二甲双胍(70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测定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ME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呈现明显纤维化变性,大鼠血糖、TC、TG、CK-MB、cTnI、TNF-α、IL-6水平及心肌组织MEK/ERK通路蛋白p-MEK/MEK、p-ERK/ERK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低剂量组、青蒿琥酯中剂量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武汉市第六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进行匹配,选取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无心瓣膜病史、心脏彩超检查基本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影响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做重要指标的定量解析。结果 160例SDHVD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116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36例,单纯二尖瓣钙化8例;单纯瓣膜关闭不全66例,狭窄合并瓣膜关闭不全42例,单纯狭窄12例,瓣膜功能正常40例,单纯左心房扩大56例,单纯左心室扩大40例,左心房及左心室均扩大42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1者105例,射血分数(EF)比值<0.5者50例。心律失常145例,其中房颤35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26例,房性/室性期前收缩81例。多因素分析发现,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P=0.040,OR=2.024)、高血压(P=0.038,OR=2.832)、胆固醇(P=0.000,OR=3.180)。进一步的定量解析提示:胆固醇5.0 mmol/L以上,发生SDHVD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结论 SDHVD好发于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心房心室的扩大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SDHVD常合并有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颤与房室传导阻滞。SDHVD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清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血运重建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冠脉血运重建术后1个月内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两组,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由我院专科医生为入选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至少每月到我院专科门诊就诊1次;联合干预组患者由所在社区医生每周1次到其家中进行随访,开展卫生宣教,共随访12个月。入组及随访结束时发放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1)经过12个月的干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较入组时提高,但联合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医院与社区联合干预、性别、年龄、医疗付费方式、血运重建术方式和心肌梗死病史等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P <0.05)。结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干预模式可以提高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缬沙坦和氢氯噻嗪与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为1—2级,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选用每天缬沙坦80mg和氢氯噻嗪12.5mg;另一组选用每天贝那普利10mg与氢氯噻嗪12.5mg。以基线值与用药4周末血压的平均变化作为疗效指标,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安全性评估。结果:两治疗组第4周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两组间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咳嗽发生率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组(3.70%)低于贝那普利与氢氯囔嗪组(12.1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和氢氯噻嗪与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相似.但前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银杏磷脂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银杏叶提取物中加入大豆卵磷脂,控制萃取压力10MPa、温度50℃,用二氧化碳进行萃取1 h,制备成银杏磷脂胶囊.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总黄酮醇苷(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53~120.51 μg·mL-1(r=0.9998)、7.46~119.36 μg·mL-1(r=0.999 5)、5.05~80.77 μg·mL-1(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RSD为1.4%.结论制备工艺简洁、收得率高,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银杏磷脂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