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但由于存在免疫排斥反应 ,胰岛移植物不能长期存活。为提高移植物和患者的存活率 ,必须使用免疫抑制剂 ,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 ,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为此 ,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开发不良反应小的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和免疫隔离技术。 1 980年Lim等[1 ] 首先报道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生物膜包裹鼠胰岛进行移植具有免疫隔离作用。这种无毒副反应的生物膜具有特殊的通透性 ,允许小分子的营养物质、激素和代谢产物等自由通过 ,阻止免疫细胞、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从而抑制受体对移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 氯化铬—鞣酸法是进行抗体球蛋白致敏红细胞效果较好的方法。但该法应用于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猪囊虫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试用了氯化铬—鞣酸法,证明该法是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较好的方法,并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观察。 1 Cr~剂量的影响:微量铬离子(Cr~)作为蛋白质与血球表面结合的联接剂,可使二者非特异的结合,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微囊化胰岛是否具有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SD大鼠胰腺原位消化 ,Ficoll间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分离胰岛 ,气流吹喷制作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大鼠胰岛 ,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试验 ;将微囊化 (实验组 )与未微囊化 (对照组 )大鼠胰岛植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中 ,作两组间血糖正常持续时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血糖正常持续时间为 2 3~ 6 5d(平均 48d) ,对照组为 3~ 6d(平均 5d)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已排斥的实验组小鼠腹腔灌洗发现部分微囊化胰岛存活 ,部分已坏死 ,但微囊膜皆完整 ,囊壁无纤维化。结论 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可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同时推测微囊内移植物死亡与细胞因子、自由基作用或营养不足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对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下的ECV304细胞(ECV304)表达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和释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①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前后PTA1的表达②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前后PDGF的量。结果:①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24h、48h)的ECV304细胞孵育后PTA1表达的百分率(6.32%、4.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51%、5.64%)(P<0.05)。②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ECV304细胞8h、24h、48h释放PDGF的量(1593、2625、2175ng/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235、405、133.5ng/L)差异显著(P<0.01)。③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后,24h、48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DGF-B的量又进一步增加(3266、2360ng/L),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ECV304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黏附可能是通过PTA1分子发挥作用的,同时导致了PDGF的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5.
朱岩  张洪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083-108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变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28例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心肌酶谱 ,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查体者比较 ,血清GOT、LDH、CK、α -HBDH、CK -MB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急性脑出血患者与健康查体者比较 ,血清GOT、LDH、CK、α -HBDH、CK -MB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血清GOT、LDH、CK、α -HBDH、CK -MB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6例有意识障碍与82例无意识障碍患者比较血清GOT、LDH、α -HBDH、CK -M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CK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检测心肌酶对判断其病变程度、愈后及检测心脏受损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基因(ATP-binding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2,ABCG2)rs22311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为该地区人群痛风早诊、早治提供合适的方法。方法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分别对426例华南地区原发性痛风患者和200例正常健康人群检测,并分析该位点基因型携带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本地区人群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痛风组CC、A/C、AA基因型携带频率分别为:59.98%、31.02%、9.00%和30.05%、52.82%、17.14%,痛风患者AA基因型携带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发病风险提高了3.802倍,A/C杂合型携带者发病风险提高了3.402倍,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病风险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提高了2.377倍;rs2231142位点AA+AC基因型人群的收缩压、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检测值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人群。结论 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与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该地区人群痛风早期诊断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本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经尿道联合电切割(TURP)与电汽化(TUVP)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5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在中国,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上升较快[1],尤其是胰岛β细胞衰竭缓慢进展的1型糖尿病,即成人缓慢进展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由于其残存一部分胰岛β细胞,起病酷似2型糖尿病,并给予相同的治疗.虽然在几年内不发生酮症酸中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需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且其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性远远高于2型糖尿病者.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发现约有10%~20%原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是1型糖尿病.目前,象所有其他无法治愈的疾病一样,对于1型糖尿病最好的医疗措施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糖基化血红蛋白(GHb)与血浆蛋白(GPP)比色法测定的方法学作了研究,测定了正常人49例与糖尿病病人68例的GHb与GPP浓度,结果显示正常人与糖尿病病人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病人中平均GHb与GPP浓度及二者与平均血糖浓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证明GHb与GPP均为糖尿病控制较准确的客观指标。本文中24例并有微血管病变与12例未并发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病人平均GPP与GHb浓度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蛋白质糖基化作用对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