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目的 对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后副损伤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纳入标准、手术标准筛选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时进行腰椎稳定性评价,并按术后复查时是否接受逐层阻滞,将患者分为阻滞组与非阻滞组。通过术前1天、术后1周、1.5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腰痛及下肢VAS及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68例,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腰3/4节段3例,腰4/5节段41例,腰5/骶1节段24例。其中阻滞组43例,非阻滞组25例。术后1个月68例患者无腰椎不稳表现;阻滞组阻滞有效部位集中于椎小关节、纤维环,全部68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VAS、ODI评分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后,椎小关节囊、纤维环的损伤是引发腰臀部疼痛的参与因素, 但疼痛程度不影响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3.
输卵管通畅试验方法很多,如输卵管碘油造影,输卵管通气和输卵管通液等,其中以输卵管通液术最为简便、安全。1990-07~1992-04,我们应用上海橡胶制品五厂的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对我院门诊1000例不孕症患者实行输卵管通液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1 关于输卵管通液术的药物使用问题:输卵管通液术的药物各家所道不一,种类繁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虚拟手术计划:虚拟手术仿真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虚拟手术是由医学图像数据出发,应用计算机图形学重构出虚拟人体软组织模型,模拟出虚拟的医学环境,并利用触觉交互设备与之进行交互的手术系统。虚拟手术系统为医生提供一个虚拟的3D环境及可交互操作平台,逼真地模拟临床手术全过程。与传统的手术教学相比,虚拟手术具有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和可指定性等优点。 背景:髋臼骨折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目前临床上仍以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作为髋臼移位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配合术前虚拟手术计划制作的患者专用预轮廓重建模板,可减少手术的侵袭性、简化手术流程。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辅以虚拟手术计划与传统髋臼骨折复位重建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差异。 方法:选择2017-10-01/2018-03-0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1-60岁。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试验组(n=12)和对照组(n=13),试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虚拟手术计划预轮廓重建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骨折复位后术中手工轮廓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X射线、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与Majeed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通过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批准号:LL007)。  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试验组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38);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试验组手术前后复位位移差优于对照组[(12.43±7.58)mm,(9.408±8.27)mm,P < 0.05];②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1.6±0.6),(3.3±1.3)分,P < 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9);③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伤口迁延不愈、内固定失效或深静脉血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未发生与植入器械相关的生物相容性不良反应;④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辅助虚拟手术计划在髋臼骨折固定中可提高复位质量,提高髋臼骨折手术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痛苦。 ORCID: 0000-0001-9039-8435(张忠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 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05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治疗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局部治疗组术中扩髓前给予2g氨甲环酸溶于20mL生理盐水打入髓腔,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记录术前、术后1、3、5d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3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记录术后5、28d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710. 6±120. 5) mL、(750. 7±115. 5) mL、(950. 8±110. 9) mL,隐性失血量(550. 5±42. 5) mL、(575. 5±43. 8) mL、(775. 5±41. 7) m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50. 5±42. 5) mL、(155. 5±43. 8) mL、(170. 5±41. 7) mL,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静脉治疗组、局部治疗组、对照组输血率为分别为8. 5%、11. 4%、42. 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 <0. 05),静脉治疗组和局部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及局部髓腔用药均可明显降低PFNA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率,以隐性失血为主,显性失血降低不明显,且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应用3D 打印骨折模型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 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 年1 月—2017 年1 月收治的59 例肱骨远端C 型骨折治疗患者。 其中27 例患者自愿采用3D 打印技术,打印出实体模型,并在3D 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术中按照术前计划手 术。32 例进行常规X 射线,CT 三维重建扫描,常规传统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 中出血量,并根据Mayo 评分评价肘关节术后3 个月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 个月肘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 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D 打印组手术后3 个月Mayo 肘关节评分、术后6 个月肘关节活动度优于传统 手术组(P <0.05),3D 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等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两组骨 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肱骨远端C 型疾病治疗应用3D 打 印骨折模型辅助手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生产过程无污染,其产品也可以再生,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使用,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被充分应用于医疗器械中,特别是在3D打印人体骨骼中得到广泛应用。 壳聚糖:又名脱乙酰甲壳素,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脱乙酰得到,属于天然高分子,该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作为生物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α-β-GP温敏水凝胶:是一种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的共聚物,在低温下为液态并随温度变化可逆,具备聚合材料的多种特征,被广泛用于医药生命科学领域。 背景: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但生物惰性限制了聚乳酸树脂种植体植入体内后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因此,提高聚乳酸树脂的生物活性、改善骨结合性能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材料的热点问题。 目的:观察聚乳酸树脂及其结合不同生物活性涂层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分析其抗菌能力。 方法: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试件,并在其表面分别制备壳聚糖-α-β-GP温敏水凝胶涂层与壳聚糖纳米颗粒涂层。将MC3T3-E1细胞分别接种于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空白组)、含壳聚糖-α-β-GP温敏水凝胶涂层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水凝胶组)与含壳聚糖纳米颗粒涂层3D打印聚乳酸仿生肱骨(纳米颗粒组)表面,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情况,检测细胞黏附斑、护骨素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及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分泌量。将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分别接种于3种试件表面,观察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接种8 h,纳米颗粒组细胞黏附数量多于水凝胶组、空白组(P < 0.05),水凝胶组多于空白组(P < 0.05);②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培养2,4,6,8 d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空白组(P < 0.05);③培养6 d后,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的细胞黏附斑及护骨素基因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 < 0.05),纳米颗粒组高于水凝胶组(P < 0.05);④培养8 d后,纳米颗粒组、水凝胶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白细胞介素6分泌量高于空白组(P < 0.05),纳米颗粒组高于水凝胶组(P < 0.05);纳米颗粒组p-p65蛋白水平高于水凝胶组(P < 0.05),水凝胶组高于空白组(P < 0.05);⑤纳米颗粒组对抗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的能力强于水凝胶组、空白组(P < 0.05),水凝胶组强于空白组(P < 0.05);⑦结果表明,3D打印聚乳酸肱骨结合-α-β-GP温敏水凝胶和壳聚糖纳米颗粒生物活性涂层均可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与抗菌因子的分泌,提高抗菌能力,该作用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ORCID: 0000-0001-9039-8435(张忠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教学是运用基础理论去认识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规律的一门科学。充分掌握其学科特点,对于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搞好妇产科理论教学,我们体会如下。 1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活的知识“女性生殖器官”这一章告诉我们,女性尿道长约4cm,可学生在应用时却忘记了。术前患者置尿管,生怕导不出尿,将一根长约40cm的导尿管几乎插入一多半,致使尿管在  相似文献   
10.
内痔是肛门内直肠静脉丛扩张,表面敷盖直肠粘膜所形成的结节状突起。主要表现便血、脱出、分泌粘液、疼痛和贫血等症状。我们用黄连素、氯霉素与栓剂基质制成肛门栓剂,治疗内痔、外痔及混合痔,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处方与制备取处方量基质置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