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切断(SNI)后,腰段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光镜组(n=30)和电镜组(n=10)。光镜组又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NI手术组。SNI手术为分别结扎切断左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保留腓肠神经,存活20d。部分动物在术后经尾静脉给予30g/L伊文思蓝,切取脊髓L4平面,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的渗出;另一部分在术后进行常规固定取材,切片进行抗鼠IgG和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电镜组(对照组和SNI后20d组),脊髓切片进行常规抗大鼠IgG的免疫电镜处理。结果 1.SNI后20d,可见明显的伊文思蓝渗出红色光斑;2.SNI后GFAP阳性细胞变为反应型,数量明显增加,毛细血管壁及其周围的IgG颗粒也显著增加。3.电镜观察:SNI术后20d,IgG阳性颗粒增多,内皮细胞观察到下列变化:(1)内皮细胞向管腔内伸出许多微细的突起,有的含有IgG阳性颗粒。(2)内皮细胞的管腔侧胞膜上有许多"内吞"小凹,凹内可见IgG阳性颗粒,胞质内有含IgG阳性颗粒的小泡,在反管腔侧胞膜上有"胞吐"现象。(3)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出现间隙,间隙内有IgG颗粒。(4)胞质内出现囊泡,有的泡内显示IgG阳性颗粒。结论 SNI后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反应,大鼠IgG和伊文思蓝可经过血脊髓屏障渗出,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  相似文献   
2.
空降兵某部在高原山地(平均海拔3700m)进行140人220次空降适应性训练,共出现训练伤10例,其中9例为踝部损伤,为探讨踝部损伤特点,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9例均为男性空降伞训骨干,年龄19~3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渗刺激大鼠后,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活动的机制。方法:大鼠分为4组:(1)等渗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低渗刺激组,经尾静脉注入低渗盐水(0.83%葡萄糖+0.3%NaCl);(3)氟代柠檬酸(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fluorocitrate,FCA)+低渗刺激组,经侧脑室注射FCA(1 nmol/μl/只)2 h后,再经尾静脉注入低渗盐水;(4)甘珀酸(缝隙连接通道阻断剂,carbennoxolon,CBX)+低渗刺激组,经侧脑室注射CBX(50μg/只,10μg/lμl)2 h后,再经尾静脉注入低渗盐水。各组动物刺激后90 min,常规固定、取材、下丘脑连续冠状切片。应用抗牛磺酸(taurine,Tau)、抗加压素(vasopressin,VP)、抗甘氨酸受体(glycine recep-tor,GlyR)、抗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的抗体进行标记,以及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其在SON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渗刺激组大鼠,SON内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增大、突起变粗;Tau,Cx43和GFAP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神经元上的GlyR表达增强,但VP和Fos的表达减弱。FCA,而不是CBX,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Tau,GFAP,Cx43的表达。FCA和CBX均可抑制神经元上的VP、GlyR、Fos阳性反应。结论:低渗刺激激活SON内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经Cx43半通道释放牛磺酸而抑制神经元的活性,减少VP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Rd,G-Rd)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痛敏异常及脊髓背角内P物质(substance P,SP)和NK-1受体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G-Rd镇痛的脊髓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五组:空白对照组(b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Rd)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五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组(spared nerve injury,SNI)、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NI+saline(腹腔注射,i.p.)组、SNI+G-Rd(i.p.)组。行为学用von Frey法测定上述各组手术侧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以评定大鼠SNI术后痛敏变化以及人参皂甙-Rd的镇痛效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比上述各组大鼠脊髓L4-6节段背角内谷氨酸样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B亚单位(NR2A/B)样免疫阳性物的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SNI术后10 d,手术侧PWMT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术后20 d达到最低值,SNI+G-Rd组PWMT值明显高于SNI+Saline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NI术后20 d,脊髓L4-6节段手术侧背角内谷氨酸样和NR2A/B样免疫阳性产物的MFI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SNI+G-Rd组脊髓L4-6节段手术侧背角内的谷氨酸样免疫阳性产物的MFI明显低于SNI和SNI+S组(P<0.05),而NR2A/B的MFI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人参皂甙-Rd可显著改善SNI引起的大鼠痛过敏行为,其可能的脊髓机制之一是与其有效地减少相应脊髓节段背角内谷氨酸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接受高渗刺激后,视上核和孤束核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N-ASC)反应.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光镜组(n=40)和电镜组(n=10).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标记法,在光镜下观察高渗刺激(9%氯化钠,5.5ml/kg尾静脉注射)后15、45、90和180 min,视上核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催产素(OXT,标记视上核神经元)、Fos(标记神经元胞核)和孤束核内GFAP、酪胺酸羟化酶(TH,标记神经元)、Fos表达的时程变化.采用双重免疫电镜法,观察高渗刺激后视上核N-ASC内星形胶质细胞(用Cx43标记)与神经元(用Cx32标记)之间接触处的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在视上核和孤束核可分别观察到3种N-ASC,即:由 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 OXT(或TH)阳性神经元形成的N-ASC;由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Fos阳性神经元形成的N-ASC;由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Fos和OXT(或TH)双阳性神经元形成的N-ASC.高渗刺激后 N-ASC的数量明显增加.抗Cx43和抗Cx32的双重免疫电镜显示,高渗刺激后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即Cx43半通道)以及Cx32和Cx43形成的异型缝隙连接(HGJ)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视上核和孤束核内的N-ASC参与渗透压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