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在认为Th1/Th2比例和功能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学发病机制之一,其中白细胞介素4和干扰素γ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呼吸道重构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呼吸道炎症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38MAPK抑制剂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模型。予以P38MAPK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SB203580,注射后行CLP。造模后24h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肺病理组织学变化、肺湿/干比重值(W/D)、检测肺组织MDA、SOD含量、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38、P-P3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可见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泡内可见出血、渗液,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38MAPK抑制剂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P<0.05)。模型组肺组织MDA较假手术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高(P<0.05);模型组肺组织SOD较假手术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低(P<0.05);模型组W/D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P38MAPK抑制剂组W/D较模型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P3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38MAPK抑制剂组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P-P3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以减轻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尹德锋  熊瑛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4):1110-1114
吸入疗法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较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式.吸入治疗能够让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及肺内,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奏效快,同时可增加呼吸道的湿度,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等.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吸入器的类型、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酶 Q10对脓毒血症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 SD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的方法建立脓毒症休克动物模型,分离取出主动脉, 0.2%胶原酶消化分离平滑肌细胞( SMCs),自然纯化及差速贴壁纯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将分离后的 SMC分别接种到 96孔板中,分为 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 +辅酶 Q10、LPS组、 LPS+辅酶 Q10组,分别检测 4组的增殖和氧化应激产物产生情况,在 6、12、24、48 h后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 +辅酶 Q10、LPS组、 LPS+辅酶 Q10组 SMCs丙二醛水平,在 48 h后检测 α-肌动蛋白( α-actin)、骨桥蛋白( OPN)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时间推移, LPS组中 SMC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产物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在 48 h时达到峰值,分别增多 11.4倍和 5.6倍; LPS+辅酶 Q10组中氧化应激产物较 LPS组减少近 50%;在 48 h时辅酶 Q10在正常培养环境下对 SMC的 α-actin、OP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脓毒症休克 SD大鼠分离的 SMC可以明显减低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及上调 α-ac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近 1.57倍,下调 OP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17倍。结论由 LPS所致的脓毒症休克的发病机制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密切相关,辅酶 Q10可明显减低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及上调 α-ac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缓解了因 LPS所致脓毒血症休克的血管病理化转变。收缩型平滑肌细胞是正常情况下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疾病病理血管则表现为合成型,为脓毒血症休克的病理性血管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介导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急剧增加,已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和功能失衡是哮喘的主要免疫学发病机制,其中IL-4和IFN-γ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1]。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呼吸道炎性反应反复损伤和修复的结果[2],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重塑[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几年有关IL-4、IFN-γ和TGF-β13种重要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7.
伍洋  刘英  刘济滔  尹德锋 《解剖学报》2019,50(2):179-184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3(PON3)对急性中毒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C)组、敌敌畏(DDVT)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Lv-GFP)组和重组PON3慢病毒(Lv-PON3)组,每组10只。LV-GFP组和Lv-PON3组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2×107 TU的Lv-GFP、Lv-PON3慢病毒,3 d后腹腔注射敌敌畏(DDVT)溶液9 mg/kg,DDVT组只需腹腔注射同等剂量DDVT,NC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于DDVT染毒后12 h麻醉处死10只小鼠取肝组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血红蛋白加氧酶(HO-1)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NC组比较,DDVT组和Lv-GFP组肝组织MDA、ALT、AST水平,HO-1和Nrf2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AChE、CAT、SOD、GSH水平和Keap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DDVT组比较,Lv-PON3组肝组织MDA、ALT、AST水平,Keap1 mRNA表达量降低,AChE、CAT、SOD和GSH水平均明显著升高,HO-1和Nrf2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正常对照组肝细胞结构清晰,未出现肝细胞坏死和脂肪病变的情况,DDVT组和Lv-GFP组出现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等病理改变,Lv-PON3组肝脏病变组织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细胞数有一定的减少。 结论 PON3可通过Keap1-Nrf2/HO-1途径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肝功能,对敌敌畏急性中毒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