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560例老年人癫痫(EP)进行了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及病因的分析。原发性EP(540例.34.6%)EEG以轻、中度弥漫性异常为多见,BEAM为弥漫性慢波功率级别增高,α波功率级别减低,继发性EP(1020例,65.4%)EEG以局灶性慢波增多或弥漫性慢波节律为主。BEAM以局灶性慢波功率级别增高、两半球相对应区明显不对称。及α功率级别分布异常为突出表现。903例加作了蝶骨电极检查。脑波绝大多数与常规电极相同,仅在极少数人中见有痫性放电,慢波增多为老年人EP的主要表现。痫性放电极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抗结核治疗处理慢性结核性脑膜炎所致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39例合并脑积水的慢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和转归情况.结果 经抗结核治疗后,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治疗前后CT片对比显示脑室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慢性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的交通性脑积水,可经过积极的抗结核治疗,不必行分流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检查对脊膜膨出合并尿失禁患者人工反射弧手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自2001年以来94例脊膜膨出拟接受人工反射弧手术的患者术前胫神经、腓浅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检查的结果,结合部分患者术后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手术效果。结果94例患者中,双侧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正常[(54.5+7.4)m/s,(9.3+3.4)mV]的75例;单侧胫神经传导速度[(35.1+5.6)m/s]降低有10例,波幅降低(4.5+2.1)mV7例,单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28.4+11.8)m/s]降低11例,波幅降低(4.7+2.9)mV8例。11例单侧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患者选择在传导功能更好的一侧手术;8例病人因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减退,并且波幅明显下降,而未接受手术。结论术前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对了解新反射弧传入神经腰5脊神经前根传导功能及选择吻合的神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1975~1978年4月,我院共收治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4例。男女各7例,年龄13~25岁9例、30~42岁5例。病员多来自农村(11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由于对14例患者及时诊断、积极治疗,13例获得痊愈,1例好转。现将6例典型病例及本病之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遥控和手控脑HOLTER仪,对40例健康人行动态脑电监测和抗伪差试验,仪器性能稳定。抗干扰力强。38例脑病患者的EEG与HOTER同步记录,EEG显示的爆发性放电或可弥漫性异常也与HOLTER记录完全相符。35例EEG正常的疑性癫痫,24例HOLTER异常(68.5%),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脑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检查了84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患者,BEAM异常率为95%,EEG为55%。其中对受伤后有昏迷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病史的164例进行了CT检查,异常率为23.29%。BEAM主要表现为δ、θ波带量化级别增高,α波带量化级别减少,而且经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作者认为BEAM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脑功能状态、预后判断,优于EEG及CT,建议在法医鉴定上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与TCD、CT对比研究白勤,谭郁玲,陈俊宁,于淑华,侯晓华,孙喜堂,卫国华,冯景昌,隋阳,张亭一、资料和方法我们五家医院,用目前已被国内外所公认的、无创性、价廉简便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并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相对比,对29...  相似文献   
8.
825例健康老人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健康老年人脑电图(EEG)和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规律及特点。方法:对825例健康老年人根据不同年龄分三组,进行EEG、BEAM描记分析。结果:健康老年人EEG主要变化是α节律减慢,θ、δ活动增多,过度换气出现完全或完全性改变,此变化与年龄相关。脑电地形图特点是δ、θ频带能量值增高,且与年龄相关,80岁以上者变化更明显。结论:EEG、BEAM对辅助评价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地静图动态观察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脑地形图、脑电图检查了84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患者,BEAM异常率为95%,EEG为55%。其中对受伤后有错迷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病史的164例进行了CT检查,异常率为23.29%。BEAM主要表现为δθ波带量化级别增高,α波带量化级别减少。而且经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作者认为BEAM对脑外伤综合征有脑功能状态、预后判断,优于EEG及CT,建议在法医鉴定上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174例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TCD和CT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全部病人分为4组,即TIA组、腔隙梗塞组、脑梗塞组及脑出血组。结果表明,CT检查TIA组阳性率最低,仅3.3%。对EEG,BEAM及TCD三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异常率依次为BEAM(83%)>TCD(80%)>EEG(54%),BEAM对检测TIA的意义最大。这些观察提示EEG/BEAM对各类脑血管病的检测有着相对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要性,是实现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