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染料木黄酮对ox-LDL诱导人静脉平滑肌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Gen)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hUVSMC为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不同浓度Gen(1.0×10-5、3.0×10-5、9.0×10-5 mol/L)对ox-LDL诱导的MCP-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三种浓度的Gen均能明显降低ox-LDL诱导的hUVSMC MCP-1mRNA 和蛋白的表达,且高剂量与生理浓度的17b-雌二醇有相近的作用。结论:染料木黄酮能下调ox-LDL诱导的hUVSMC MCP-1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染料木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构建人肝细胞核因子-1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α,HNF1α)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表达并检测.方法 提取HepG2总RNA,用RT-PCR方法制备HNF1α cDNA,进行T-A 克隆.Hind Ⅲ/EcoR Ⅰ双酶切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回收HNF1α cDNA片段,将其亚克隆于pcDNA3.1( )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内.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NF1α的表达. 结果正确构建了pcDNA3.1( )-HNF1α重组载体,并且在转染该质粒的HepG2细胞中检测出了HNF1α的高表达. 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人HNF1α真核表达载体,其可以在体外表达.  相似文献   
4.
DNA甲基化是哺乳类动物一个重要的基因外遗传信号。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大多数肿瘤的发生相关,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的高甲基化可引起抑癌基因表达沉默,细胞出现无节制生长,导致肿瘤的发生[1]。目前,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是研究DNA甲基化最为常用且准确度较高的方法之一,而理想的引物设计则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外互联网上有1个提供免费在线引物设计程序“MethPrimer”,它能够预测CpG岛,根据实验者要求设计硫化测序PCR(bisulfate-sequencing PCR,BSP)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中富含脯氨酸核受体辅活化子(proline-rich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protein,PNRC)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在PNRC转录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T-PCR检测PNRC基因在正常乳腺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运用"MethPrimer"软件对PNRC启动子区进行分析,预测CpG岛,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PNRC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PT-PCR及Northern杂交检测乳腺癌细胞经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作用后,PNRC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5-Aza-dc干预对PNRC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含PNRC启动子序列的报告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再经5-Aza-dc处理后,检测PNRC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 PNRC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乳腺细胞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PNRC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pG岛甲基化;乳腺癌细胞经5-Aza-dc处理后,PNR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其PNRC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也明显增强.结论 PNRC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PNRC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和预后, 以指导产前咨询和诊断。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因早孕期胎儿NT≥2.5 mm而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或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测序]的非高龄单胎妊娠孕妇(n=1 658)。依据NT厚度(≥2.5~<3.0、≥3.0~<3.5、≥3.5~<4.5、≥4.5~<5.5、≥5.5~<6.5和≥6.5 mm组)和胎儿超声异常进行分组(孤立性NT增厚组、NT增厚合并软指标/非重大结构异常组和NT增厚合并重大结构异常组), 比较不同组间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及出生结局。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2.5 mm或3.0 mm为NT增厚切割值时, 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5.8%(262/1 658)和17.6%(252/1 431)。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率随NT增厚而升高(χ2趋势=180.75, P<0.001), 由NT≥2.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取先证者(34岁先天性白内障孕妇)及其家系18例家庭成员外周血全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先证者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方法验证先证者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可疑致病位点,在先证者孕16周时进行羊水穿刺,提取胎儿DNA并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和家系另10例患者均存在GJA3基因(NM_021954.3)c.176 CT位点错义杂合突变,8例表型正常的家系成员和胎儿均未检测到该位点突变。结论 GJA3基因c.176 CT位点错义杂合突变为该家系致病基因突变,该突变位点具有致病性;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技术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速度较快、结果可靠的分子诊断方法,可应用到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及家庭成员的生育指导。  相似文献   
8.
橙皮苷与芦丁体外抗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橙皮苷、芦丁体外抗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氧化的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血清HDL,Cu2 诱导HDL氧化,检测反应体系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观察橙皮苷、芦丁对HDL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橙皮苷、芦丁对Cu2 诱导的HDL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橙皮苷、芦丁体外抗HDL的氧化作用是它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橙皮甙抗LDL氧化及对MCP-1 mRNA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橙皮甙体内外抗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兔食饵性动脉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①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Cu2 诱导其氧化,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体系中丙二醛含量.②采用高脂饮食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18只家兔随机化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橙皮甙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模型组)喂养,橙皮甙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加橙皮甙(2g/d)一同喂养.建模10周末耳缘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而后处死动物,取胸主动脉,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动脉壁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体外实验中,橙皮甙显著抑制丙二醛的生成,并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P<0.05,P<O.01,P<0.001).体内实验中,橙皮甙明显降低血浆丙二醛的含量(P<0.01)和一氧化氮的水平(P<0.001);并对胸主动脉壁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转录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橙皮甙在体内外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转录的机制可能部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个Ushe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遗传病因。方法:对家系中患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就发现的可疑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明确先证者病因后,进一步对家系中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PCDH15基因(NM_033056)存在c.17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