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NO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群  唐任光 《中国医刊》2002,37(9):40-41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血清一氧化碳(NO)水平。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外周血和左精索静脉血的NO3和NO2。结果:VC组左精索静脉血与自身外周血、对照组外周血中NO水平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VC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VC组I、Ⅱ、Ⅲ度精索静脉血中NO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C患者随着曲张程度的加重,NO水平升高越明显,对精子质量的影响越严重,宜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广西壮族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及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9例脑梗死及210例对照者ICAM-1基因第6外显子K469E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梗死和对照者血清ICAM-1水平。脑梗死组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AM-1基因K469E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E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是K等位基因的1.454倍(OR=1.454,95%CI1.090~1.940),携带E等位基因的脑梗死患者ICAM-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03.31±141.32)ng/ml和(489.80±122.43)ng/ml,(P<0.0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E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地区壮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E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CAM-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4.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sIL-6R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sIL-2R与sIL-6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方法检测了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58例食管癌晚期(Ⅲ~Ⅳ)患者和120例对照者血清sIL-2R、sIL-6R水平,同时对13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两项细胞因子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sIL-2R、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5);食管癌转移组手术后血清sIL-2R、sIL-6R水平比手术前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两者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sIL-6R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sIL-2R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并可以与sIL-6R起协同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sIL-2R、sIL-6 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五项各种模式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14045份人血清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以乙肝五项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清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前S1抗原在大三阳HBsAg(+)加HBcAb(+)和小三阳模式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依次为87.95%、82.63%、66.61%。HBeAg阳性模式各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eAg阴性各组比较,除HBsAg(+)加HBcAb(+)组外,均明显升高(P<0.001~0.01)。在HBeAg阴性各模式组中,HBsAg(+)加HBcAb(+)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最高,与其它HBeAg阴性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小三阳和单独HBsAg(+)模式组S1抗原阳性率与HBeAg阴性的其它各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复方鬼辣椒根液对鸭乙型肝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鬼辣椒根口服液(复辣液)对幼年感染雏鸭病毒性乙型肝炎(DHBV)的治疗作用。方法取1日龄广西麻鸭经鸭腿胫静脉注射0.4 ml/只人体“大三阳”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第2天重复注射一次,饲养15 d,取血1 ml检验乙肝定性5项。将感染的鸭分4组,即3个治疗组(拉米夫定组、复辣液大剂量组、复辣液小剂量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均灌胃给药,用药10 d,取血检乙肝5项定性,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模型对照组12只无效,拉米夫定组7只有效,复辣液大小剂量均5只有效,拉米夫定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复辣液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疗效比较,P均<0.05,均具显著性意义。结论复辣液对鸭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45例VMC患儿和45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动态测定分析。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均用酶法测定。结果VMC组AST、CK、CK-MB、LDH、α-HB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心肌酶谱是诊断VMC的重要指标,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临床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网络式结构体系,所以普遍反映该学科比较抽象、难以理解[1]。加强临床实习带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科学的研究、分析、思维、实践、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高低,实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学检验学生学习生化知识的效果。10多年来我院检验科是医学院检验系学生最重要的实习基地之一,对于毕业实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着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临床检验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临床随访资料的方差统计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合实际的临床随访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方法按随访资料的分组和类型不同,分别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不同水平不同级别随访资料的变化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用方差分析法分析随访资料可以直观地判明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随访资料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结论方差分析适用于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粘稠性、凝固性和变形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新兴学科,其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的增高,从而对血液循环,尤其是对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我们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探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检测对象 肾病综合征组 80 例,其中男性 40 人,年龄4~70岁,平均年龄40岁;女性40人,年龄3~65岁,平均年龄为35岁。健康对照组 60 例,其中男性 30 人,年龄 3~60岁,平均年龄40岁;女性 30 人,年龄在 4~75 岁,平均年龄41岁;对照组排除高血脂、血液病等。2.检测方法 全血粘度(切变率分别选择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