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究TWIST介导的上皮间质化(EM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标本共128例,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WIST和E-cadherin在各组织中表达情况;构建TWIST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WIST并建立高表达TWIST的宫颈癌细胞系pcDNA3.1(+)/TWIST/SiHa,观察稳转前后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变化.结果:TWIS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 Ⅰ~Ⅱ、CINⅢ到早期宫颈鳞癌(ⅠA~ⅡA期)及晚期宫颈癌(ⅡB~ⅢB期)中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63.4%、64.3%、100.0%和100.0%;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56.6%、57.1%、88.0%和100.0%.与此同时,E-cadherin在各期组织中胞膜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6.7%、35.7%、12.0%和11.1%,而胞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6%、63.3%、64.3%、88.0%和88.9%.同时,TWIST在各期组织胞质、胞核表达强度改变与E-cadherin在胞膜、胞质表达分布及强度改变相反.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病例中,TWIST在胞质胞核中的强阳性率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病例(P=0.012,P=0.033),高表达TWIST的SiHa细胞系细胞形态及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均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ST在宫颈癌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其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贯穿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青春期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乏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例青春期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青春期患者的内分泌及手术治疗过程,术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FEF)分别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构建人grp7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高表达grp78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方法 用RT-PCR方法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扩增grp78基因编码区,将PCR产物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rp78并测序鉴定.用构建成功的pcDNA3.1(+)/grp...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吸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性,为进行人群健康教育和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吸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3个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OR值和95%CI并对发表偏倚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共14 260例,其中子宫内膜症患者1 900例。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个研究为A级,4个为B级,剩余7个均为C级,总体研究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吸烟人群与吸烟人群比较,其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率未见增加[OR=0.91,95%CI(0.82,1.02)]。按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北美洲人群的OR合并为0.96[95%CI(0.84,1.08)],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欧洲人群的OR合并为0.72[95%CI(0.54,0.97)],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研究尚未见吸烟与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影响。由于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且方法学质量较差,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IGF1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s)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GF1R在5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55例卵巢EMs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月经周期对样本进行分期分析。构建IGF1R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至正常内膜的原代细胞,运用Ed U技术研究IGF1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GF1R表达于正常内膜及EMs组织的腺上皮细胞质及胞膜,异位内膜中表达量较高(P=0.014)。增生期正常内膜及异位内膜中IGF1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期异位内膜中IGF1R的表达量高于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36)。分泌期子宫内膜中IGF1R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较正常内膜高(P0.05);增生期正常内膜和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中IGF1R表达量分别为(0.26±0.13)和(0.6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正常内膜的原代细胞中沉默IGF1R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4)。结论:IGF1R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量较正常内膜高,并且参与异位内膜的细胞增殖,提示IGF1R可能通过促进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系统性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否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风险,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围生期监护提供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研究类型为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2 107 6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R=1.19(95% CI:1.14,1.25),P <0.05]、死胎[R^R=1.66(95% CI:1.53,1.80),P <0.05]、胎盘早剥[R^R=1.84(95% CI:1.14,2.97),P <0.05]、前置胎盘[R^R=3.31(95% CI:2.55,4.31),P <0.05]、产后出血[R^R=1.30(95% CI:1.01,1.67),P <0.05]及早产[R^R=1.27(95% CI:1.16,1.39),P <0.05]。结论 EMS可显著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风险。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妇应加强孕期监护,以降低围生期的各种并发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为AWE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AW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患者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2.17±4.45)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剖宫产1次者32例(68.09%),2次者15例(31.91%)。腹部手术为横形切口43例(91.49%),纵形切口4例(8.51%)。患者初次发病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为2~120个月。37例(78.72%)以经期腹壁包块疼痛为首发症状。包块位置多见于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左右两侧。47例AWE患者均行腹壁B超检查,其中42例(89.36%)提示腹壁切口处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部分包块内可见血流信号。47例AWE患者中有29例行CA125检测,均值为(23.52±12.81)U/ml。4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5±0.85)cm,病变多累及筋膜层和肌层。术后随访期间有6例患者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AWE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结合病史和B超检查结果进行诊断。AWE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临床医师在腹部手术中应防止医源性AWE的发生,术后可制定规范的管理模式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