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男,31岁,已婚。5年前生育1子。1996-10-18,骑摩托车不慎与小汽车相撞,撞及左髋部。伤后左髋部及会阴部肿胀、疼痛,左髋关节弹性固定3b入院。  相似文献   
2.
牵引撬拔联合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增  刘好源 《河北医药》1999,21(5):368-369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坠落伤所致跟骨骨折逐年增多。涉及距下关节的骨折治疗是相当困难的,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骨折。自1996.04起,我们采用牵引撬拔联合复位治疗眼骨距下关节内骨折,获得较好的复位,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2~72岁,平均32岁,以建筑工人坠落伤为多占18例。右侧14例,左侧6例,双侧4例。按Essex.Lo.presti分类法,舌状骨折州足,关节压缩型骨折8足,BoNer角节一3O~18度。伤后至复位时间三~9d平均6do随访时间3~18个月。2治疗方法2.1复位前准备本组病例,除1例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终板切除与否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正常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颈椎(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手术,建立颈椎前路减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两种手术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12mm直径钛网(无垫片)、颈椎前路钢板以及螺钉模型,分别加载到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模型上,建立终板保留与不保留钛网植骨前路钢板固定手术两种模型。对模型施加80N预载荷及1.8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动,选取终板-钛网界面上下各7个接触点,分别记录各个点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比较终板保留与不保留对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在各种工况下,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力大于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力。应变情况正好相反,不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的应变大于保留终板钛网植骨C4下终板-钛网界面和C6上终板-钛网界面相应接触点的应变。结论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中,保留终板钛网植骨能够降低终板-钛网界面的应变,降低钛网下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常见的尺神经易受压的部位是在肘管和腕管,此二处尺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称为“肘管综合征”和“腕尺管综合征”。尺神经在前臂下段受压损的相对较少,本院自1998~2005年共收治本病13例,其中8例随防1~6 a,疗效较满意,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8岁,平均29.5岁;左侧5例,右侧3例;棍击伤2例,高处摔伤1例,车祸3例,跌倒2例;单纯尺骨下段骨折5例,尺桡骨下段均骨折1例,尺骨下段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分离2例;就诊时间最早是固定后3 d,最迟的是39 d,平均15 d;夹板固定7例,石膏托固定1例;8例均自述在固定后或整复固定后的第2 d出现手背高度肿胀,其中5例腕部出现水泡;就诊时8例均有不同程度表现尺神经损伤的征象(已排除固定前神经损伤的可能),爪状畸形8例,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手掌尺侧、手背侧尺侧半感觉麻木8例,拇内收不能到位7例,手内在肌萎缩5例;8例患者均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捡豆子、穿针等,肌电图示前臂下段以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小直径钛网植骨对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终板-钛网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Ansys 9.0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大、小直径钛网植骨钢板固定手术模型.分别对模型施加80 N预载荷及1.8 Nm力矩,使其产生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运动,选取终板-钛网界面7个接触点,提取各个点的von Mise.应力,然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哈氏棒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哈氏棒在治疗不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87例均采用哈氏棒治疗。其中62例预予以椎板切除减压及/或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25例行棘突打孔钢丝固定双棒,65例做了自体植骨融合术。结果 48例经1~11年随访,平均5年4个月,22例完全康复,有1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结论 哈氏棒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器材,具有较强的纵向撑开力,能使骨折脱位得到很好复位,但亦具有一些缺点。如术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失误及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弓螺钉植入失败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椎弓根螺钉手术技术失误及并发症,分析手术技术失误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提出预防椎弓根螺钉失败的措施。结果:本组127例。术中操作失误主要是:错位固定2例,椎弓根定位错误5例,复位欠佳3例,骨折过度复位2例,神经损伤2例,术后并发症;螺钉断裂6例,连杆断裂2例,假关节形成2例,矫正度丢失4例,切口裂开2例,占25.2%。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要求术者具有良好的脊柱解剖知识及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技术要求,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定位及准确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配带支具及扶拐功能锻炼,恰当的植骨技术,可减少断钉率及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获得C4-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9.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9.0完成有限元模型建模。下颈椎韧带以非线性的弹性元素建模,韧带的起止点及横截面积根据文献确定,关节突关节定义为有摩擦系数、表面滑动接触关系。在C4施加40N的预载荷,在1.8N·m的力矩作用下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运动,将实验结果与Moroney等实验结果对比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下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共有145570个节点,96645个单元,模型在各种工况下的平均刚度与Moroney等的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利用Mimics和Freeform建立的下颈椎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尺桡骨骨折临床上是常见的骨折,如果治疗得当,基本是能达到愈合。但因尺桡骨特殊解剖常受到肌肉牵拉、旋转,应力作用及固定不当、复位不佳、感染等原因临床上也常出现骨不连。本院自1998年6月~2005年4月共收治20例尺桡骨骨不连,其中14例采用了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全部获得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螺旋 CT建立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高度数字化方法,为研究颈椎减压手术的生物力学实验提供标准模型。方法 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CT 扫描,获得C4~C7节段的断层图片,将数据保存为Dicom格式,导入Mimics 9.1 软件进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形成三维图像,利用Freeform 软件进行模型修改和表面划分,以IGES格式转入有限元软件Ansys 9.0完成颈椎骨性模型的建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9.0,在颈椎骨性模型的基础上,补建终板、补充建立终板、 椎间盘、 髓核、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等结构。然后模拟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将C5椎体、前纵韧带、上下椎间盘切除,将建立的钛网、钢板实体模型添加到减压区。采用合适的材料性质和实体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 颈椎脊柱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结果: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和有限元软件Ansys 9.0 , 成功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固定三维模型有限元网格划分。整个模型共有138995个节点和94039个单元,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 建立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固定手术三维有限元模型接近真实的生物力学标本,可以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