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对照料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2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辅以系统家庭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亲属的心身健康状况。结果在随访1年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年复发率分别为19.0%和35.4%(P<0.05),随访2年末分别为15.9%和33.8%(P<0.05)。治疗组出院时和随访30个月末PANSS评分分别为(60.5±7.8)分和(46.8±8.1)分( P<0.01),对照组分别为(57.5±8.6)分和(57.0±8.0)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DAS评分入院时分别为(17.8±3.7)分和(16.8±8.1)分(P>0.05),出院时分别为(8.1±2.7)分和(9.3±2.9)分(P<0.05),随访30个月末分别为(6.7±4.9)分和(14.5±8.3)分(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随访30个月末GHQ评分分别为(4.8±4.1)分和(3.1±2.6)分(P<0.01)。结论系统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减轻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残疾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照料者心身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对照料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2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治疗组辅以系统家庭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亲属的心身健康状况.结果 在随访1年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年复发率分别为19.0%和35.4%(P<0.05),随访2年末分别为15.9%和33.8%(P<0.05).治疗组出院时和随访30个月末PANSS评分分别为(60.5±7.8)分和(46.8±8.1)分(P<0.01),对照组分别为(57.5±8.6)分和(57.0±8.0)分(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DAS评分入院时分别为(17.8±3.7)分和(16.8±8.1)分(P>0.05),出院时分别为(8.1±2.7)分和(9.3±2.9)分(P<0.05),随访30个月末分别为(6.7±4.9)分和(14.5±8.3)分(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随访30个月末GHQ评分分别为(4.8±4.1)分和(3.1±2.6)分(P<0.01).结论 系统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减轻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残疾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照料者心身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锡市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标准化工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市5000户(城乡各2500户)15岁及以上人群11940人进行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17.25/1000,现患病率15.24/1000,其中精神分裂症最高,为4.02/100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2.76/1000,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01/1000,阿尔茨海默病1.93/1000,酒精依赖1.09/1000,情感性精神障碍0.92/1000。男性总患病率19.89/1000,女性14.65/1000,差异有显著性(χ2=4.843,P<0.05)。精神分裂症现患病率城区(4.86/1000)高于农村(3.34/1000),但差异无显著性。药物依赖城市(1.12/1000)高于农村(0.00/1000),差异有显著性(χ2=7.382,P<0.01)。精神发育迟滞城市(1.12/1000)低于农村(4.10/1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514,P<0.01)。结论精神障碍是一类常见病,其总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应列为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对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研究组 (使用系统森田治疗方法 )和对照组 (药物治疗组 ) 8周 ,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森田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森田组服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剂量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森田疗法对神经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并可减低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锡市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标准化工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市5000户(城乡各2500户)15岁及以上人群11940人进行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17.25/1000,现患病率15.24/1000,其中精神分裂症最高,为4.02/100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2.76/1000,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01/1000,阿尔茨海默病1.93/1000,酒精依赖1.09/1000,情感性精神障碍0.92/1000。男性总患病率19.89/1000,女性14.65/1000,差异有显著性(X^2=4.843,P&;lt;0.05)。精神分裂症现患病率城区(4.86/1000)高于农村(3.34/1000),但差异无显著性。药物依赖城市(1.12/1000)高于农村(0.00/1000),差异有显著性(X^2=7.382,P&;lt;0.01)。精神发育迟滞城市(1.12/1000)低于农村(4.10/1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9.514,P&;lt;0.01)。结论:精神障碍是一类常见病,其总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应列为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无锡市神经症的患病率及人口学特点.方法:采用1993年中国7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方法,于2003年在无锡市进行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城乡15~59岁的1928人中,神经症患病率为38.38‰,其中以抑郁性神经症患病率最高(20.75‰),其余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焦虑症(8.30‰)、神经衰弱(4.67‰)、疑病症(2.59‰)、癔症(1.04‰)和强迫症(1.04‰).患病率与性别、经济状况、职业等因素有关.结论:神经症是一类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列为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家庭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对象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6~60岁;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70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有1名健康照料者与患者同住;患者及其家属愿意配合。共入组150例,随机分为系统家庭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完成2年随访,治疗组为68例,对照组为65例。治疗组男46例,女22例;年龄(31±8)岁;病程(3·7±2·6)年;复发次数(2·8±1·7)次;PANSS总分(78·6±20·3)分;功能缺陷评定量表(DAS)总分(4·0±3·7)分。对照组男40例,女25例;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