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14篇
  免费   10052篇
  国内免费   6747篇
医药卫生   220813篇
  2024年   1121篇
  2023年   4043篇
  2022年   3487篇
  2021年   3175篇
  2020年   3843篇
  2019年   4344篇
  2018年   4319篇
  2017年   2719篇
  2016年   3488篇
  2015年   3724篇
  2014年   10084篇
  2013年   8087篇
  2012年   9315篇
  2011年   10276篇
  2010年   9566篇
  2009年   9689篇
  2008年   9481篇
  2007年   9616篇
  2006年   9423篇
  2005年   9523篇
  2004年   8454篇
  2003年   7805篇
  2002年   6815篇
  2001年   6547篇
  2000年   6680篇
  1999年   6109篇
  1998年   5530篇
  1997年   5558篇
  1996年   5497篇
  1995年   4903篇
  1994年   4417篇
  1993年   3270篇
  1992年   3123篇
  1991年   2724篇
  1990年   2370篇
  1989年   2133篇
  1988年   1477篇
  1987年   1241篇
  1986年   1160篇
  1985年   1031篇
  1984年   865篇
  1983年   757篇
  1982年   701篇
  1981年   603篇
  1980年   396篇
  1979年   271篇
  1978年   153篇
  1977年   108篇
  1965年   100篇
  1959年   9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酯化还原前后的理化特性,并探讨其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脂质堆积活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的均一性和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FPA和酯化还原后朝鲜淫羊藿酸性多糖(EFPA-R)的单糖组成;采用油酸(OA)处理HepG2细胞诱导建立脂质蓄积模型,不同浓度EFPA与EFPA-R(10、30、100、300 μg·mL-1)分别和OA共同作用于细胞24 h,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蓄积情况,并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EFPA为成分均一的多糖组分,分子量为125.8 kDa,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7∶7.4∶1.4∶1.8∶1.0,葡萄糖占比最大,EFPA-R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8∶10.6∶2.1∶1.0;在10-300 μg·mL-1范围内,EFPA和EFPA-R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作为给药浓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TC、TG含量显著升高(P < 0.01),细胞内红色脂滴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EFPA可显著降低细胞中TC、TG含量(P < 0.01),明显减少细胞内红色脂滴(P < 0.05或P < 0.01),EFPA-R干预后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EFPA可明显改善HepG2细胞脂质堆积情况,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而半乳糖醛酸(GalA)的存在可能是其抑制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结肠癌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从PI3K/Akt生物轴调控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HCT116细胞,细胞设3组:对照组,健脾消癌方组(加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及人参皂苷Rg3组;制备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分组及制备方法见实验方法),用条件培养液干预HUVEC(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HCT116细胞健脾消癌方条件培养液对HUVEC小管形成的影响。随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Akt、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蛋白表达。最后在结肠癌HCT116荷瘤小鼠中验证健脾消癌方对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并经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较空白血清组显著增加(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较模型组HUVEC细胞管腔形成显著减少(P<0.01)。p-Akt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高于空白血清组(P<0.05),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I3K、Akt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性增大,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显著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及人参皂苷Rg3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瘤组织内VEGF表达、CD31阳性面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癌方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生物轴调控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者采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平均为(27.36±3.21)分;反刍性沉思总评分平均为(25.90±2.62)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可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反刍性沉思可预测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衰减伪影对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质量及灌注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于造影前后1周行GMPI的99例冠心病患者的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衰减校正前后GMPI图像结果,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各壁段平均放射性计数及灌注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衰减校正前后灌注结果不一致部分的受检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增厚情况。结果与衰减校正前比较,衰减校正后左心室间隔、下后壁及侧壁的平均放射性计数较高(Z=-7.302、-8.014、-3.991,P均<0.001),心尖部较低(Z=-8.021,P<0.001)。其中女性衰减校正后前壁平均放射性计数减低(Z=-2.314,P=0.021)。男性衰减校正前后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女性(t=-8.408,P<0.05)。衰减校正后44%(44/99)的左前降支及37%(37/99)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显像结果发生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及GMPI结果显示其中85%(35/41)的左前降支及81%(29/36)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均正常。结论衰减伪影对GMPI的图像质量和灌注结果有较大影响,结合室壁运动和增厚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衰减伪影,提高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瞬时受体电位亚家族V成员6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6, TRPV6) 是一种钙离子高度选择性离子通道,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控制细胞顶端钙离子的进入,在维持钙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TRPV6功能异常会影响体内钙稳态,进而引发新生儿骨骼发育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与软骨代谢异常、肾结石和高尿钙症、 以及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研究也表明,TRPV6的上调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增加有关,具有作为肿瘤检测的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潜力。本综述将聚焦于TRPV6与其在相关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旨在为TRPV6作为药物靶点实现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RIM23基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RIM23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应用shRNA质粒转染骨肉瘤细胞系U2OS,通过MTT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U2OS细胞Akt/P53/P21通路的表达改变.结果 TRIM23蛋白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成骨细胞;沉默TRIM23基因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沉默TRIM23基因下调P-Akt表达,但总Akt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上调P53与P21的表达.结论 TRIM23在骨肉瘤细胞中表达升高,TRIM23能通过调节Akt/P53/P21通路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8.
卵巢储备功能,又称为卵巢储备(Ovarian Reserve, OR),是指卵巢内卵泡生长、发育成为可受精卵母细胞的能力,包括卵巢内存活卵泡的数量和质量,这是评估卵巢反应性最重要的方面。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verse, DOR)是指卵巢内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卵泡数量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女性出现过早绝经、生育能力下降等症状【1】。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卵巢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疾病状态,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由卵巢临床综合征引起的功能缺失,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POI特征以及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的疾病【2】。此病发病率为1%-5%,并且呈现上升趋势【3】,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4-6】。一旦进展为POF,目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这将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都将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应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根据临床病人不同的症状侧重,中医将本病归于“月经过少”、“血枯” 、“闭经”、“不孕”等病证范畴。目前已明确灸法改善DOR有其独特优势,现将灸法治疗DOR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持续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造成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RA全球发病率达0.5%~1%[1],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50%RA发病与基因相关[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