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脊液Cystatin C改变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与GBS的关系。方法分别取GBS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新鲜脑脊液,冰丙酮沉淀法提取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IEF)和第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离蛋白质组,Image 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对分析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质点。抠取制备胶上相应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PMF),搜索SWISSPROT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点。结果双向电泳图谱上有6个点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4个蛋白质点在GBS疾病组中表达明显上调,2个降低。其中Cystatin C表达下调,是改变最明显的蛋白质点,为本实验首次发现。随后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也证实GBS患者的脑脊液中Cystatin C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65)mg/L,(3.65±0.82)mg/L,P<0.01]。结论Cystatin C浓度在GBS患者脑脊液中的浓度明显降低,可为研究格林-巴利综合征疾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以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及腰肌劳损的独特推拿手法为例,总结了王国才教授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经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无限增殖的潜能,在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ES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对揭示ES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2 preS DNA疫苗作为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白细胞介素2(hIL-2)和前表面抗原(preS)的真核表达载体,将此重组载体用基因枪分别注射正常的BALB/c小鼠和HBV转基因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BALB/c小鼠和HBV转基因鼠的抗-preS2、HBsAg及抗-HBs抗体水平;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转基因鼠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并用免疫病理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 ①基因枪注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正常小鼠后,100%小鼠能在第4、6周检测到抗preS1抗体,持续时间长达10周。②用IL-2 preS真核表达质粒基因枪肌肉注射方式优于正常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方式,且所需质粒量(10μg/只)仅为后者(100μg/只)的1/10。③在第4周高峰期检测IgG亚类,是诱导以TH1(IgG2a)细胞免疫为主的反应。④基因枪注射真核表达质粒(1μg/只)免疫转基因小鼠后,80%的小鼠产生了抗体,HBV DNA量下降,其中20%的小鼠HBsAg转阴。⑤HE肝组织染色显示:肝组织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肿大、颗粒样变性、转氨酶升高。结论 IL-2 preS DNA疫苗能刺激小鼠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部分打破小鼠机体的免疫耐受,为新型乙肝疫苗和抗HBV持续性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剂的设计和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胰腺前体细胞及胰岛细胞移植治疗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NOD/SCID)小鼠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4阶段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胰岛细胞:①诱导分化形成定型内胚层;②诱导胰腺细胞定向分化;③扩增胰腺前体细胞;④促进胰岛细胞成熟.观察诱导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鉴定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胰高糖素(glucagon)、胰岛素(insulin)、C肽(C-peptide)、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表达.3阶段及4阶段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别植入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形成的NOD/SCID糖尿病小鼠一侧附睾脂肪垫内,观察血糖变化.结果 hESCs诱导4阶段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lut-2;共表达PDX-1和C肽;流式鉴定诱导4阶段胰岛素阳性细胞为17.1%;体外检测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反应;3阶段及4阶段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别植入NOD/SCID 糖尿病小鼠体内可逆转其高血糖至少12周.结论 体外定向诱导hESCs分化形成的胰腺前体细胞及胰岛细胞分别植入NOD/SCID小鼠可逆转其高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大鼠附睾液蛋白质组的实验方法,为以后研究其它哺乳动物附睾蛋白质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提取大鼠附睾头体尾部官腔蛋白,样品经脱盐、浓缩,利用起始缓冲液置换,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收集pH8.5-4.0之间的组份进行二维反相色谱分离,并通过自动馏分收集器收集分离组份;最后将获得的二维UV图通过ProteoVue软件转换成二维PI/UV图谱;选择含高丰度蛋白的馏份经冷冻干燥浓缩后进行质谱鉴定。结果:通过二维液相色谱成功分离了大鼠头体尾部附睾液蛋白并建立了二维PI/UV图谱;对二维获得的含高丰度蛋白的馏分进行了质谱鉴定,获得大鼠附睾头体尾部主要蛋白。结论:为进一步利用二维液相色谱全面分离附睾蛋白和研究附睾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There are estimated 350 million chronic HBV carriersworldwide, third in China [1].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good curative therapy approach for these patients. The pro tein vaccine contains surface protein of HBV (encoded Sgene), which (produced in…  相似文献   
8.
附睾精子成熟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由Young^[1]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明显的反响,并且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附睾精子成熟仅是时间依赖性的事件,即认为精子的成熟变化是随着精子在附睾转运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附睾精子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附睾分泌蛋白与精子成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精子成熟是通过与附睾管腔微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精子通过在附睾内转运过程中与附睾蛋白相互作用获得运动和精卵识别结合能力.附睾蛋白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精子膜修饰或有助于保护精子的完整性参与精子成熟过程,与精子成熟相关的附睾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男性生殖医学的研究进展,同时有可能对附睾环节的男性避孕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