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明确蛋白酶体(PSM)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101例SLE患者和143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目的基因片段,通过二代测序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检测蛋白酶体20 s亚单位和相关ATP酶基因的4个目标位点PSMA6(rs2277460),PSMA3(rs2348071),PSMC6(rs2295826,rs2295827)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SLE组及对照组中rs2277460(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22%,1.85%%,0.93%和96.5%,3.5%,0;rs2348071AA,AG,GG分别为30.56%、53.7%、15.74%和33.57%、50.35%、16.08%;rs2295826AA,AG,GG分别为75.93%、24.07%、0和69.23%、29.37%、1.4%;rs2295827CC、CT、TT分别为78.7%、19.45%、1.85%和76.22%、20.98%、2.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MA6/PSMC6/PSMA3 SNPs可能与SLE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2.
总结陈钢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5点独到经验。一是采用大方。因久咳者,病机多样且复杂,故用大方,多方面照顾;二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三是必治咽喉;四是兼治鼻涕;五是有特色和实践经验的煎服药法。  相似文献   
3.
乙醛脱氢酶在所有原始造血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可以将其底物转化为荧光产物,进而通过流式细胞仪来鉴别和纯化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NOD/SCID小鼠移植以及人类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结果已证实,用CD34、CD133等表面标记结合乙醛脱氢酶活性表达的方法来分选细胞,能够弥补传统细胞表面标记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乙醛脱氢酶(ALDH)与CD34、CD133及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在脐带血中含量的差异.探讨ALDH作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检测指标的有用性。方法采集新鲜脐带血标本28份,用荧光底物法标记ALDH,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中低侧向角高表达ALDH活性(SSC^loALDH^br)细胞、CD34^+和CD133^+含量,并进行CFU—GM的培养。结果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表达率在ALDH反应后直接上机检测组(ALDH组)及在ALDH反应后进一步标记抗体再检测组(ALDH+抗体组)分别为(O.32±0.16)%和(0.30±0.1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CD34^+表达率在抗体组和ALDH+抗体组分别为(0.40±0.26)%和(0.36±0.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CD133^+表达率在抗体组和ALDH+抗体组分别为(0.18±0.16)%和(0.17±0.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表达率和CD34^+表达率、CD133^+表达率及CFU—GM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0.69和0.54.P均〈0.01)。结论ALDH反应后进一步标记抗体不影响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的检测结果,ALDH反应亦不影响进一步标记抗体的检测结果:脐带血SSC^loALDH^br细胞表达率和CD34^+表达率、CD133^+表达率及CFU—GM产率均呈正相关:ALDH活性检测可以作为检测脐带血HSPC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骨髓瘤细胞系ARP1、MM.1S和NCI-H929建立异种移植模型, 并对三种细胞移植后生长周期、肿瘤负荷和生物学特点进行比较。方法将ARP1、MM.1S和NCI-H929细胞分别由皮下或尾静脉植入经137Cs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 每周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 监测肿瘤负荷。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或骨髓中CD138+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CD138和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ELISA法检测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micro-CT评价骨病变。结果皮下移植ARP1、MM.1S和NCI-H929细胞的小鼠在两周内均可形成局部肿瘤, 免疫荧光检测支持浆细胞肿瘤。尾静脉移植后第20天时可在ARP1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出κ轻链[(8.2±1.0)ng/ml]。尾静脉移植6周左右, ARP1组小鼠出现体重下降、精神萎靡、下肢逐渐瘫痪等表现, 骨髓中能检测到人CD138+CD38+细胞群, 予硼替佐米治疗可显著降低肿瘤负荷[(5.7±0.2)%对(21.3±2.1)%, P<0.01]。MM.1S和NCI-H929组小鼠骨髓中未检测到人CD138+CD38+细胞群。结论 ARP1、MM.1S和NCI-H929细胞系构建的小鼠模型可作为MM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一种新生儿脐带血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对不能定出结果的疑难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PCR—SSP)作进一步确认。结果表明:在76120例脐血AB0血型正定型鉴定中,检出78例ABO血型弱抗原反应和难以判定血型结果的疑难标本(1%。),经复查排除了弱凝集反应30例。检测260例脐血ABO血型反定型,相符血型148例(56.92%),不相符血型112例(43.08%)。PCR—SSP基因分型检测58例中45例血清学表型结果与基因分型结果一致,3例表型结果与基因定型结果不相符,10例正反定型不相符标本,基因分型结果与正定型完全一致。结论:采用红细胞抗原(正定型)方法结合DNA基因分型技术检测新生儿脐带血抗原反应弱、抗体效价低的ABO血型质控效果好,是一种高效、灵敏的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新生儿脐血AB0疑难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LA-Cw~*高分辨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了解HLA-Cw*位点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析HLA-Cw*等位基因的群体遗传学特点及基因频率分布的地区差异。采用PCR-SSP分型技术对420名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LA-Cw*位点进行高分辨基因分型,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30个HLA-Cw*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的有Cw*0102;0702;0602(0.1776;0.1217;0.1150),其他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依次为Cw*0304,0801,0303,0302,0401,1402。首次在该人群中检测到HLA-Cw*0506,0810,1510,1601和1701较少见等位基因。统计分析表明,HLA-Cw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论:采用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型,可准确了解HLA-Cw*位点等位基因在我国北方汉族群体中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为HLA-Cw*座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提取并体外培养大鼠CFs,用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的沉默基因SiRNA1186预处理CFs 12 h后,加入Ang Ⅱ和AS-Ⅳ共同处理36 h。Western blot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CAD、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各组CFs中SCAD酶活性、ATP、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Ang Ⅱ作用CFs 36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 Ⅱ组CFs增殖率,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P<0.05),ATP生成减少(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P均<0.01);AS-Ⅳ给药处理后,CFs增殖和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SCAD表达和酶活性明显升高(P均<0.01),ATP生成增加(P<0.01),羟脯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P均<0.01);然而,与Ang Ⅱ+NC组相比,Ang Ⅱ+SiRNA1186+AS-Ⅳ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在SCAD SiRNA1186的干扰下,AS-Ⅳ对Ang 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被取消。结论AS-Ⅳ可能通过激活SCAD,从而抑制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新生儿脐血RhD阴性稀有血型资料库,了解天津脐血库存储人群Rh血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01年10月至2011年8月天津脐血库存储的154 882例健康新生儿脐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试管法检测样本ABO抗原和RhD抗原,RhD阴性确认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154882例脐血样本中检出RhD阴性58...  相似文献   
10.
【立题依据】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否影响肝脏药物代谢能力,尚不清楚。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均提示,脑卒中急性期可明显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文献报道,甲状腺激素对肝脏药物代谢酶(如CYP2B)具有调控作用。恶性肿瘤是引发脑卒中的多见原因,同时肿瘤患者需按疗程连续服用抗肿瘤药物,故研究脑卒中时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变化,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实验数据。 【设计思路】 环磷酰胺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主要经肝脏CYP2B代谢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磷酰胺氮芥。研究拟观察脑卒中能否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改变肝脏CYP2B表达,并探讨环磷酰胺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 【实验内容】 (1)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短暂缺血型脑卒中模型,结合细胞实验,通过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脏甲状腺激素受体表达量、穿核能力,以及与CYP2B启动子结合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中枢神经系统对肝脏CYP2B调控作用机制。(2)利用脑卒中动物模型,分析单次环磷酰胺给药后活性代谢物磷酰胺氮芥的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曲线,从而为临床制定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材料】 Wistar雄性大鼠,环磷酰胺,和RT-PCR,蛋白质印迹,EMSA,ChIP,CoIP等实验相关材料,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 【可行性】 (1)文献及前期结果提示,甲状腺激素可能是脑卒中时肝脏CYP2B代谢能力改变的信号传递分子。(2)已具备建立大鼠脑卒中模型。(3)实验室具备相应的器材及设备。 【创新性】 通过研究脑组织损伤时机体药物代谢变化,将阐明内源性激素可能作为重要信号传递分子,介导中枢神经系统调控肝脏药物代谢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选择临床多发病脑卒中为代表探讨药物代谢变化,具有理论和实际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