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在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高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已行PCI治疗,术后均采用利伐沙班治疗,以患者的治疗剂量为标准,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各组均为31例。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与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治疗总有效率、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组间用药后的D–二聚体水平、血栓栓塞事件及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各组患者的血清AST、ALT水平比较,大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利伐沙班治疗高龄PCI术后并发心房颤动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因为高龄患者采用大剂量利伐沙班治疗时,对患者ALT、AST水平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可以选择小剂量或常规...  相似文献   
2.
冀元元 《当代医学》2013,(1):136-137
目的探讨临床联合用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2011年间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82.4%),有效4例(11.8%),无效2例(5.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缓解疼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冀元元  李玉东  李纲 《重庆医学》2014,(25):3345-3347
目的:对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2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共纳入29例入住该院小儿科的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与脱水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9例患儿中心电图异常18例,主要表现为 Q-T间期延长、ST-T改变、期前收缩、低电压等;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3.9±7.9)U/L,肌酸激酶(CK)水平为(204.3±7.6)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为(25.9±5.1)U/L,肌钙蛋白 T(cTnT)水平为(0.14±0.04)μg/L,均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血清 LDH、CK、CK-MB及 cTnT亦随之增高(r=0.72、0.77、0.74、0.73,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水平随着患儿脱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冀元元  张晓刚 《重庆医学》2013,42(15):1765-1766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不同程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EH患者,按照血压的不同水平分期,由高到低分为A(高血压Ⅲ期)、B(高血压Ⅱ期)、C(高血压Ⅰ期)3组。同时从门诊随机选择30例无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D组)。记录所有受试者的相关病史,并检测其血清APN水平。结果与D组人群比较,A、B、C组患者的血清A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血清APN水平与不同血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血清APN水平随着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增高而降低,行相关性分析显示,SBP、DBP、MAP与APN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7、-0.94、-0.87,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APN水平的增高与EH患者的SBP、SBP及MA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APN是EH患者的保护因素,对影响该类患者ANP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降低血压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冀元元 《中国当代医药》2012,(30):174+176-174,176
目的探讨关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45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4例(75.6%),有效6例(13.3%),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为88.9%。治疗无效的5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6.7%,其中,2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死于严重肺栓塞。结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应根据功能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85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应的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越高,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38例患者显效32例(84.2%),有效4例(10.5%),无效2例(5.3%),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窦性心率过缓,经减量后症状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冀元元 《医学信息》2008,21(2):283-284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为0.1%~0.2%[1,2],最常见的病因为Grace's,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80例,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使用胺碘酮的对照组和使用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用药时间均为一年,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阵发性房颤控制的效果,将2组结果从转复成功率、心率、药物的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7.5%和80%,对照组为85%和77.5%;第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2.5%和72.5%,对照组为80%和70%,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为77.5%和70%,对照组为52.5%和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3例用药后2h出现较长时间的RR间歇,停药后消失。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治疗阵发性房颤,在窦性心律的维持率、转复成功率上均要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同时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