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微嵌合体表达与免疫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接受男性供体肾脏移植术后女性受者不同生存期外周血及尿沉渣标本,采用Y染色体三对引物SRY1、DYZ11st和DYZ12nd,应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微嵌合体特异性代表Y染色体DNA和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移植肾功能。结果在130例供者为男性的女性肾移植受者检测到嵌合阳性者98例,占75.39%(n=130),嵌合阴性者32例,占24.61%。嵌合阳性与阴性两组比较,移植肾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8.7±3.5)年和(5.4±3.3)年,P<0.05;嵌合阳性者发生过排斥反应的有11例,占11.22%,而嵌合阴性者为9例,占28.13%,P<0.05;血清肌酐在嵌合阳性者(74.3±32.5)mol/L,而嵌合阴性者为(113.6±37.8)mol/L,P<0.05。结论受者体内嵌合阳性与阴性者相比具有更好的移植肾功能和低排斥率,肾移植术后受者生存期愈长嵌合阳性率愈高,提示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的嵌合状态与免疫耐受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统受棘球蚴侵及并寄生称之为棘球蚴病或包虫病。常与其他器官如肝肺同时存在包虫病。在泌尿系统中多见为肾包虫病。包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畜牧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及西藏等地。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狗、狼等犬属食肉动物的小肠中。其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如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1].尽管如此,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移植肾功能减退病因复杂[2],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一定困难,使得治疗针对性不强.为明确肾功能减退的原因和及时针对性的治疗,我院在2006年3月~2007年9月期间对126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并据此相应调整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24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6-04/2007-03及2007-04/12两个时期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24例。根据时间分为2组,2006年组12例CMV-IgM阴性、CMV-IgG阳性,4例CMV-IgM、CMV-IgG均阴性。2007年组6例CMV-IgM阴性、CMV-IgG阳性,2例CMV-IgM、CMV-IgG均阴性。两组移植后常规静脉注射或口服更昔洛韦。检查肺CT,对肺CT有改变者,2006年组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2007年组采取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排斥反应发生率。 结果:2006年组16例患者中11例痊愈,5例死亡。2007年组8例患者均治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结论:肾移植后临床表现及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早期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抗巨细胞病毒治疗、联合应用复方新诺明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均是治疗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拮抗环孢素A(CsA)所致肾小管上皮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实验分对照组、CsA对照组、EPO 15U/mL与CsA合用组、EPO 30U/mL与CsA合用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金氏公式评价EPO与CsA合用拮抗作用效果,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的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存情况。结果采用金氏公式评价结果显示,EPO在15U/mL与30U/mL浓度时可以拮抗CsA对肾小管上皮的损伤作用;对比CsA对照组,EPO在15U/mL与30U/mL浓度可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KIM-1的表达量(P〈0.05),降低凋亡细胞比率(P〈0.05),降低坏死细胞比率(P〈0.05),增加活细胞比率(P〈0.05)。结论 EPO拮抗CsA所致肾小管上皮损伤,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治疗要点,提高老年肾移植患者人/肾存活率。方法 对27例老年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1例发生各类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和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等,治疗后19例恢复正常,治愈率90.5%。1、3年人/肾存活例数分别为25/25,23/21;存活率分别为92.6%/92.6%;85.2%/77.8%。结论 术前全身状态差,术后并发症多时老年肾移植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也是制约其人/肾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完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及时准确检测,合理调整用药是提高老年肾移植患者人/肾长期存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对男性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肾移植的已婚男性受者150)例,进行ED国际问卷-5(IIEF-5)评分,将其分为ED组(63例)和非ED组(87例).应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2组受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比2组受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ED组在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方面与非E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方面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非ED组(P<0.05);ED组有13例受者伴焦虑障碍,占20.6%,明显高于非ED组(占3.4%,P<0.05).结论 ED是影响男性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的肾蒂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实施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62例.回顾性分析供者的一般状况、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供肾血管长度、供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62例供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受者手术顺利,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者手术时间为(73.5±10.4)min,术中出血量为(30.7±10.4)ml,住院时间为(5.2±1.6)d.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07.2±24.8)s,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为(2.0±0.5)min,供肾动、静脉长度分别为(3.3±0.5)cm和(2.0±0.4)cm.结论 应用后腹腔镜技术结合开放取肾通道处理肾蒂的方法切取带有腔静脉瓣的右侧肾脏,既保证了供者、供肾的安全性,又使受者手术更易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附21例报告)傅耀文李胜文(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泌尿外科130031)肾上腺肿瘤是较常见的肿瘤,绝大多数都有内分泌功能,仅有少数肾上腺肿瘤是无功能的。现将我院1988年~1996年收治的21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的有关资料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