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umican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 PCR方法检测49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内Lumican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结果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Lumican mRNA均呈阳性表达,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内Lumican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癌组织(P<0.01)。Lumican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umican mRNA的表达增强提示Lumica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3-catenin和c-Myc的表达.结果 β-catenin在口腔鳞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6.92%、15.3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6),β-catenin异常表达增多与肿瘤大小(P=0.003)、局部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7).在口腔鳞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Myc的阳性表达率为64.62%,7.6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β-catenin在胞质的表达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237,P=0.049).结论 c-Myc在口腔鳞癌中过表达,作为原癌基因促进肿瘤发生;β-catenin胞浆异常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UNX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结果:RUNX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3%,明显低于在乳腺纤维腺瘤(85%)及乳腺增生病(87.5%)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Bax蛋白在良恶性乳腺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RUNX3和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Ba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乳腺癌中RUNX3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Bax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三种蛋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发展中RUNX3与Bcl-2起协同作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UNX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佟丹丹 《吉林医学》2004,25(11):69-70
肝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绝大部分人一旦得知自己患肝癌后,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会陷入紧张、恐惧、焦虑及绝望之中,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肝癌晚期极易出现并发症,常伴有极度的痛苦,难以忍受,多数患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表现为抑郁、绝望、拒绝治疗甚至轻生。我科1999年~2004年共收治45例肝癌晚期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中CDK4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脑胶质瘤组织和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K4和β-Catenin的表达,并将其按WHO 2000年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类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脑胶质瘤组织中CDK4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77.8%,与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4和β-Catenin的表达均与WHO分级和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K4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P<0.01),二者表达均阳性患者恶性程度高。结论 脑胶质瘤中CDK4和β-Catenin的表达增高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变和恶性胶质瘤的发生有关,二者相结合有望成为胶质瘤恶性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RUNX3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及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研究5种乳腺癌细胞系、1种正常乳腺细胞系和30对新鲜乳腺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RUNX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有3种(T47D、MCF7和SKBR3)RUNX3mRNA和蛋白表达阴性。30例新鲜的乳腺癌组织中RUNX3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UNX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无关。[结论]RUNX3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RUNX3基因表达对判断人乳腺癌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蛋白在88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0例乳腺增生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RUNX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3%,明显低于在乳腺纤维腺瘤(85%)及乳腺增生病(87.5%)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UNX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有无浸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相关,而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无关。(3)RUNX3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RUNX3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1)乳腺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降低,证明RUNX3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2)随着乳腺癌的临床进展,RUNX3表达下降。(3)RUNX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CD117、CD34、Desmin、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117、CD34、DOG-1、S-100、SM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生长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62例GIST中极低度危险度13例,低度危险度17例,中度危险度13例,高度危险度19例。62例GIST中CD117阳性(93.55%,58/62),CD34阳性(82.26%,51/62),DOG-1阳性(90.32%,56/62),Desmin阳性(3.23%,2/62),SMA阳性(41.93%,26/62),S-100阳性(19.35%,12/62)。CD3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以及危险度有关。与DOG-1+/CD117+相比,另外两组(DOG-1+/CD34+,CD117+/CD34+)的共同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在GIST中,与DOG-1相比,CD117在GISTs的阳性率表达中,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CD34则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DOG-1作为GIST的标志物,在诊断GIST方面,与CD117同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CD117、CD34及DOG-1这三个指标对于GISTs的正确诊断以及之后的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nail在TGF-β1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TGF-β1处理人胃癌细胞MGC-803不同时间(0 h,3 h,6 h,24 h,48 h,72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nail蛋白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1)随着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MGC-803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伪足不同程度的增多;(2)在外源性TGF-β1作用下,胃癌细胞MGC-803均不同程度地表达Snail和E-cadherin,Snail从0 h到6 h表达量增强,到6 h时达到最高。E-cadherin蛋白从0 h到6 h表达逐渐增高,6 h时最高,后续变化不明显。Vimentin蛋白6 h表达量最低,此后逐渐升高,72 h时表达量最高;(3)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6 h时,细胞开始穿过ECM膜,随着时间的延长,穿过的细胞逐渐增多,72 h最多。结论 在TGF-β1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EMT的过程中,Snail蛋白起到重要作用,启动Vimentin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