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相对禁忌证近视眼LASIK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旋转角膜板层刀对66例118只眼相对禁忌证近视者进行常规LASIK手术。高眼压症38例68只眼,瘢痕体质12例22只眼,弱视8例14只眼,精神疾病4例8只眼,哺乳期妇女4例8只眼,单眼者2例2只眼,糖尿病1例2只眼,甲亢1例2只眼。结果在6~30个月(16±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97%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曾达到1.0、1.2、1.5、2.0,眼数分别为13%、36%、46%、5%。无角膜感染、激素性高眼压、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角膜溶解和角膜瓣愈合延迟等严重并发症。68只高眼压症眼术后平均眼压为(14.2±2.45)mmHg,术后1年复查视野、杯盘比(C/D)无明显改变。12例瘢痕体质者术后无角膜瘢痕形成。14只弱视眼中,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8只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较正视力6只眼。结论LASIK相对禁忌证的近视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试行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计算机分析统计了118例(236侧)颞下颌关节的12项骨性指标及10项颅面指标的正常值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各项指标之间、颞下颌关节与颅面各主要指标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说明颞下颌关节,特别是关节窝和髁突的形态大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于颅面诸指标与颞下颌关节主要指标之间高度相关,因而本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由颅面特征指标推算髁突形态的回归方程。本文的结果可为该关节的形态研究及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前后角膜波前像差与角膜切除量和切除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LASIK治疗的160例近视眼患者(246眼)。使用Optikon-2000SpA角膜地形图仪和Keratron-Scout图像处理器,摄取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角膜波前像差。按照角膜切除直径和深度分组,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切除区的增大(5.5~7.0mm),术后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逐渐减少。在切除区直径相同组,6mm检测区所显示的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多于3mm检测区所显示的情况。随着切除区深度的增加(40~110μm),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逐渐增加。在相同切除深度组,6mm检测区所显示的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多于3mm检测区所显示的情况。结论近视眼接受常规的LASIK手术治疗后,高阶像差的增大有多种原因,主要受切除深度和切除直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量右心耳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深度,为临床心房起搏电极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右心耳,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分成内上、外上、内中、外中、内下、外下6个区域,测量各区的心肌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另用5具尸体于福尔马林处理前后行上述数据测定,以获得心壁厚度和梳状肌间凹深度的增减百分率,并对50具处理尸体的测值作校正。结果 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和5具未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心耳壁厚度和梳状肌间凹的深度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女性右心耳较男性小(P〈0.05)。结论 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测值校正后能反映新鲜尸体的情况。右心耳内上、外上区域(梳状肌间凹的深度〉6mill)适宜翼状电极定位。内上、外上及内中区域(心耳壁厚度≥2mm)用螺旋电极定位是安全的;女性患者电极定位要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沙土鼠作为实验对象,先结扎双侧颈动脉,使脑血流暂时阻断,继而解除结扎,恢复血循环,再按不同的存活期,观察海马结构中微血管的电镜变化。见星状细胞突水肿包围着微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基底膜厚薄不匀、凹凸不平,管壁由扩张逐渐塌陷,管腔受压形成扁平的裂隙。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五种哺乳动物及人的滑膜内衬细胞的超微结构。滑膜内衬由1~3层细胞组成,主要是A型细胞和B型细胞二种类型,也有少数介于这二种类型的中间形态的AB型细胞。讨论了分型的依据和各类细胞的功能意义,以及不同种动物内衬细胞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行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2具新鲜尸体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扭转、弯曲、拉压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并应用临床41例。结果 弯曲、扭转试验在1.2Nm~4.8Nm力的作用下其变化微小,拉压试验10N~40N力作用下其变化不大,在试验中未见固定折端处钢针拔出及外固定器损坏,并通过对41例患者4个月~15个月的随访,骨折端复位优良率达93%,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8%。结论 该外固定器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需要,使骨折复位与固定,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行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 2具新鲜尸体桡骨标本对其骨折固定后在扭转、弯曲、拉压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实验分析 ,并应用临床 4 1例。结果 弯曲、扭转试验在1 2Nm~ 4 8Nm力的作用下其变化微小 ,拉压试验 1 0N~ 4 0N力作用下其变化不大 ,在试验中未见固定折端处钢针拔出及外固定器损坏 ,并通过对 4 1例患者 4个月~ 1 5个月的随访 ,骨折端复位优良率达 93% ,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98%。结论 该外固定器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创伤小 ,并发症少 ,符合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需要 ,使骨折复位与固定 ,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 ,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癫痫大鼠点燃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戊四氮慢性癫痫大鼠点燃后海马NF-kBp65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变化。结果:癫痫发作1 h,CA1区出现NF-kBp65-IR阳性细胞,4 h胶质细胞p65-IR维持在高水平,并持续至发作后12 h;发作1 h,CA1区GFAP-IR开始增强,4~8 h观察到明显浓染和突起增多的GFAP-IR阳性细胞,并持续至24 h;GFAP/p65一IR阳性细胞发作后1 h可观察到,4 h达最高峰,24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戊四氮致痫大鼠点燃时,星形胶质细胞的这种早期而持续的激活提示该细胞在慢性癫痫的复发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超检测对成熟期白内障术前眼底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成熟期白内障患者50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采取第五代OCT进行检测,并在此检测基础上,增加B超诊断检测,分析观察患者的眼底病变,并对其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结果经诊断检测后,第五代OCT的诊断结果,所检测出的眼底病率,相比较B超诊断检测眼底病变率虽然有优势,但在白内障患者的眼底病变诊断中,却存在先天劣势,且机器设备的适用性,B超检测也占有较大的优势。结论在临床中,B超检测对于成熟期白内障术前眼底病变的诊断中,其病情诊断率显著,在诊断率方面虽然不如OCT诊断的准确率高,但B超技术相对OCT更加成熟,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对基层社区的应用,仍有较为广泛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