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到肝炎,人们很自然会想到乙肝。其实,乙肝仅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一型。在肝炎大家族里,还有酒精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中药物性肝炎危害甚广,却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患病人数决不亚于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可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慢性肝炎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主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常见的机会感染、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 将湘雅二医院3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和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有皮疹、咳嗽、吐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实验室化验和其它检测指标显示多器官受累和多种病原感染,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皮肤病变和消化系统病变为最常见,也可见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病变。结论 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检验结果均提示多器官受累和多种病原感染,临床处理多需抗菌素、抗病毒药和抗霉菌药合理联合用药,同时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和心理护理。在病情缓解后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HAART治疗。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家鼠也可传播。 本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而感染。(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的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5)虫媒传播:曾有报告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具有传播作用。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人感染出血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细菌谱的分布、药敏试验和耐药性等特点,以期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58例患者中段尿或尿路脓液行细菌培养后的病原体构成比例、分布特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特点、细菌耐药性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寻求尿路感染细菌谱的构成情况和敏感药物现状。结果: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6.8%;其次为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常见菌株还有葡萄球菌、念珠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肾脏积脓或尿液絮状物患者的脓尿普通培养结果细菌阳性率相对较低。结论:尿路感染菌株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治疗和预防应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敏感率相对较高的药物。留置尿管患者真菌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及时更换尿管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尿管并发感染。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产气肠杆菌类所致尿路感染,容易出现肾周脓肿和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成人HIV阳性患者启动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时机以指导治疗.方法 179例HIV感染者分为A组(CD4+≥350/μL),B组(200/μL≤CD4+<350/μL),C组(CD4+<200/μL)三组.使用ART治疗,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结果 三组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C组最高(62.50%),A组最低(6.52%),B组为(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感染C组(15.28%),高于A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则C组(36.11%)高于B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启动ART治疗可以预防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于CD4+细胞数较低的患者,ART治疗的前3个月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vpr基因是HIV的辅助基因之一,编码一个96氨基酸的Vpr辅助蛋白。在病毒侵犯宿主细胞的过程中,Vpr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病毒整合前复合体的核转运,激活病毒的转录过程,诱导感染细胞周期的G2/M期停滞,促进感染细胞凋亡。这些生物活性提示Vpr能与感染细胞内的生化路径相互作用,调节HIV-1的复制和发病。Vpr有多种作用,其中促细胞凋亡活性受vpr基因变异位点的影响,如单个的L64P的变异就能显著增强其活性。Vpr部分或完全缺陷与感染者病程进展缓慢有关。Vpr主要通过线粒体及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但目前Vpr在疾病的发病及进展过程的作用尚未完全弄清。本文主要讨论vpr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对将来通过抑制vpr来抗病毒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走访、会议座谈、专家咨询、电话访谈、文献检索、网络搜索等方法,分析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网络的对策建议。建议在国家层次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信息化平台的战略规划和规范指引下,各地区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分平台。国家层次信息化平台的战略指引和地方分平台的分工协作,有助于解决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助推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科学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期在世界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出现大流行。江门市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属于亚热带气候,外来务工人员及国外归来人员较多,人口流动性大,是我国较早发生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地区。为掌握流感的病毒谱及流行特点,积累防治经验,现将江门市中心医院2009年发热流感样病例病毒谱及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HBsAg阳性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期间或之后有21%~53%发生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再活动,病死率达40/0~4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患者45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预后等。结果:本组患者均有肺结核病史,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呈特征性改变,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低,影像学可见相应改变,抗痨治疗有效。本组临床治愈32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7例,死亡6例。结论: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炎及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大,病程长,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