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海沉积物细菌胞外蛋白酶在家族水平上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产蛋白酶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在降解有机氮以推动海洋氮循环进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这二者多样性的认识非常有限。本研究自南海沉积物中筛选得到90株产蛋白酶细菌,并通过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了其胞外蛋白酶在家族水平上的多样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筛选的产蛋白酶细菌均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纲,且大多数属于Alteromonadales目和Vibrionales目的不同属。对其中14株菌株的14个胞外蛋白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所有这些蛋白酶属于金属蛋白酶的M4家族或丝氨酸蛋白酶的S8家族。本研究提供了海洋沉积物产蛋白酶细菌在类群及其胞外蛋白酶在类型上的新细节,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微生物酶促降解海洋沉积物有机氮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浅表海水中产低温蛋白酶适冷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渤海湾浅表海水中分离到150株产蛋白酶的低温菌。对其中5析产蛋白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的生长特征和其所产蛋白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这5株菌的最知生长温度都在20~25℃,最高生长温度都在35~40℃,属于典型的适冷菌。这5株菌中,SDM9908的产酶活力最高,为320U/ml。这5 菌所产蛋白酶的最适酶活温度均为35~40℃。最适pH在7.0~9.0范围内,为中性或碱性蛋白酶。这些蛋白酶的热稳定性普遍较  相似文献   
3.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室温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研究了藻胆蛋白浓度、离子强度、pH和葡聚糖等因素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藻胆体的稳定性的影响。藻胆蛋白浓度为0.6~1.2g/L时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的室温荧光发射峰在676~681nm之间 ,此时藻胆体的稳定性强 ,不易解离。在低离子强度(<0.75mol/L)条件下 ,钝顶螺旋藻藻胆体易解离 ,解离速度随离子强度的递减而加快。钝顶螺旋藻藻胆体在 pH7时稳定 ,而在 pH5,6,8,9时只有轻微解离 ,表明藻胆体在较宽的 pH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在钝顶螺旋藻藻胆体溶液中加入10%的葡聚糖 ,保存30d后藻胆体依然保持完整 ,说明葡聚糖对藻胆体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光照条件、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脲,以及不同pH等条件处理钝顶螺旋藻别藻蓝蛋白(APC),检测其光谱变化、生成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变化,对纯化的钝顶螺旋藻别藻蓝蛋白(APC)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下,APC具有生成自由基的能力;黑暗中,APC却表现为清除自由基。SDS是一种很强的变性剂,1mmol/L的SDS即可以使APC完全变性,能量传递功能丧失,光照下,APC生成自由基的能力丧失,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增强。1.6mol/L的脲作用后,只使APC部分变性,导致APC能量传递效率降低,光照下,表现为生成自由基的能力下降。随着脲浓度的升高(3.2mol/L、6.4mol/L),APC的结构逐渐变化,能量传递功能逐渐丧失,表现为生成自由基的能力逐渐下降,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逐渐增强。APC具有较宽的pH稳定性,在pH为7—10的范围内非常稳定;当pH为11时,APC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在日光灯下,pH为7时,APC具有生成自由基的能力;pH为8时,APC的荧光光谱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它们表现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pH的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增强。因此,APC具有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双重功能,光照是调控自由基清除与产生的关键因素,并且只有APC具有能量吸收和传递功能时,才具有产生自由基的能力。脱辅基蛋白变性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5.
从1855m深的海底泥样中分离到一株产适冷蛋白酶的适冷菌Pseudomonas sp.SM9915,经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酶温度为15℃,粗蛋白酶的最适酶温度为40℃。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铵沉淀和分子筛层析方法对P.sp.SM9915分泌的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P.sp.SM9915至少分泌三种适冷蛋白酶,并且三种蛋白酶的性质有所不同。这三种蛋白的最适pH分别为8.0、9.0、7.0。最适酶海温度分别为45℃、40℃、40℃;其热稳定性也有明显的差别,40℃下保温,酶活的半衰期分别为11min、5min和27min,表明这三种蛋白酶对低温的适应进化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6.
深海适冷菌SM9913产生的低温蛋白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1855m深的深海泥样中分离纯化得到200多株分泌蛋白酶的适冷菌,其中3株产低温蛋白酶,本文对其中一株Pseudomonas sp.SM9913(P.SM9913)生长的适冷性和它产生的蛋白酶的适低温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菌株能够在0℃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5℃,最高生长温度为35℃。为一株适冷菌。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比合成速率在10℃时最高,催化酪蛋白水解的最适温度为35℃,在0℃仍具有3%的酶活力。最适pH为8.0。该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很低,在40℃保温10min即丧失85%的活力,40℃时的半衰期为6min,为一典型的低温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该蛋白酶为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7.
蛋白酶由于具有催化蛋白质水解的能力,因此在蛋白酶溶液中 ,蛋白酶分子可以相互催化,造成蛋白酶降解 ,酶活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蛋白酶自溶(autolysis)。许多蛋白酶都具有自溶的特点。蛋白酶的自溶对蛋白酶的研究和保存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弄清蛋白酶自溶的特点和机制非常重要 ,这是探讨防止蛋白酶降解方法的基础。Kumura等[4]对荧光假单胞菌产生的蛋白酶的自溶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该蛋白酶在50℃下 ,保温2min就丧失90%的活性。利用HPLC分离自溶片段进行N端测序表明 ,该酶的自溶酶切位点是不确定的 ,但靠…  相似文献   
8.
实验使用hiTAIL-PCR(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高效热不对称交错PCR)方法,从海单胞菌Marinomonas sp. BSi20584中克隆β-半乳糖苷酶基因。从GenBank注册的已知β-半乳糖苷酶氨基酸序列出发,设计引物克隆编码β-半乳糖苷酶保守片段的DAN序列;根据Marinomonas sp. BSi20584天然酶N端氨基酸残基测序结果,设计上游引物,保守DNA片段5’端设计下游引物,克隆N端到保守序列之间的DNA片段;将所得的2个DNA片段拼接并命名拼接后的片段为nbs。根据hiTAIL-PCR方法设计引物,染色体步移克隆nbs上下游片段,拼接上下游片段得到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全长片段并测序。本文成功克隆了Marinomonas sp. BSi20584菌株β-半乳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全长1 971 bp,NCBI比对表明其编码产物为GH-42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面波均匀震级系统”为基础,选用参加均匀震级系统计算的213次地震,取全国25个基准台的面波数据,求出长春台台基校正值Ck及其地区校正值Ri。用上述地震进行内符合检验,当不加校正值时,总体均方差FA=0.03340,加上Ck后FA=0.02629,下降21%。又选出没有参与校正值运算的138次地震进行外符合检验,当不加校正值时,其总体均方差FA=0.03334,加上Ck后FA=0.02564,下降23%。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春台测定面波震级的精确度,对长春台记录到的213次地震,划分成13个地区,分别求出震级地区校正值Ri,当其加上地区校正值Ri后,绝大部分地区均方差FA都有明显下降。说明本文的方法是合理的,有助于提高单台定震级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0.
深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 %以上 ,虽然与陆地的某些生态环境相比 ,海水 ,尤其是深海 ,营养相对贫乏 ,微生物活动不是十分剧烈 ,但从海水表面到108600m深的海底淤泥中都存在着微生物。近年来 ,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日益被重视 ,对海洋微生物的生态调查、生理和遗传特征以及开发利用都有许多研究[1~3]。深海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 ,这里永久低温 (火山口除外)、高压、黑暗。对深海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 ,而且可以了解各种极端微生物的生活特性 ,有助于对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深海生态环境的特征深海一般指1000m以下的海洋 ,占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