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地球科学   8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缺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缺氧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区域海洋模式并耦合生态模式,对东海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与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外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另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敏感性实验,探讨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底层缺氧现象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变化虽然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缺氧区域面积却存在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增加,水体层化增强,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加,最终导致缺氧区域范围扩展;径流量减小,水体层化减弱,表层叶绿素浓度减小,缺氧区域范围缩小。风向和风速的改变不仅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还影响缺氧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国家大力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的背景下,利用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 2014数据库软件,采用ASP.NET MVC架构设计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整治修复项目信息的快速录入,并可进行查询、展示和互动等操作。相比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大大提高了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封装性,可促进我国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信息管理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4.
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杌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6.
在大连,我第一次见到古博教授。他,中等身材,穿着浅灰色牛仔装。乍一看,你会认为他是个普通的旅游者,想不到他就是当今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的先驱。从他那言之有理,施之有故而言语朴素的学术报告中,你会感到,他无愧是一位当今世界上海洋污染研究的耆宿。古博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卜斯海洋研究院工作了42个春秋,任海洋化学教授32载,时间之长,开创了该研究院的新纪录。据随行人员介绍,古博教授喜欢大海,酷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他一生的工作从未离开过海洋,  相似文献   
7.
作为海洋仪器浮体的玻璃球,因为它是由两个半球组成,同时由于安装需要,在球体上还要打孔,从而密封是个关键问题。本文所介绍的是关于玻璃球与孔的四种密封方法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油田水动力系统与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田水中存在“沉积承压水”和“地表渗入水”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水动力系统,前者由上覆地层重量所引起的地静压力以及地静压力等引起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所形成,具有内循环承压式水交替特征,后者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向储集层的渗入而形成,以外循环渗入或水交替为特征。这两大系统(尤其是前者)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油气聚集区主要位于水文地质带中的交管阻滞一停滞带内,沉积交替强度的低值区是油气富集区,沉积水的离心流使凹陷中的油气围绕凹陷中心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微量元素存在形式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模拟数值方法,引用Davies离子强度校正方程和热力学稳定常数,计算了海水中Cu、Pb、Cd和Hg的无机和有机络合物的百分比含量,从理论上探讨了重金属化学形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CO_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29 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8.6 MPa,现场试验为非混相驱;长岩心实验CO2驱油采收率比注水高4~6个百分点。综合室内可行性评价实验结果看,大庆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开展CO2驱油试验是可行的,并于2003年初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开辟了注气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采出井5口。矿场试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其开发效果,该技术有望成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