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5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逐5 min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逐日气象观冰站电线覆冰观测数据、安庆站逐12 h探空观测资料以及逐6 h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初安徽省沿长江及跨江线路电线舞动过程中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导致电线覆冰和大风的天气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舞动位置附近出现不同程度冻雨导致的电线覆冰,并伴有较强的东北风,极大风速风向与舞动线路夹角多在45°以上,冻雨和大风是导致此次输电线路舞动的直接因素;此次输电线路舞动发生伴随的冻雨属于典型的"过冷暖雨";700 h Pa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为此次冻雨输送水汽的同时带来暖温度平流,维持暖层的存在; 925 h Pa大陆冷高压下东北气流带来的冷温度平流使近地面层降水处于过冷却状态;锋面后冷空气在华北地区上空堆积致使冷高压加强是导致安徽沿江地区较强东北风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耦合海气动力学短期变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年际变率,研制了一个复盖热带太平洋区域的耦合海气模式,并用来模拟ENSO变率的主要特征。数值试验结果与实况比较表明,对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的主要特征模拟良好。基本结论是要考虑好关键要素和关键过程,即:平均风场和平均海温场;风和海温场的年循环;海洋表面层;三维海温平流;大气(水平方向)水汽辐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欧亚500 hPa月平均大气环流的年际振荡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敏  罗艳 《应用气象学报》1995,6(4):461-467
文章用主分量、功率谱、带通滤波及复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欧亚地区1951~1992年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分析,研究了欧亚大气环流年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欧亚500hPa月平均大气环流主要存在准2.5年、准3.5年振荡周期。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以准3.5年振荡为主要周期;中高纬地区以准2.5年振荡为主要周期。复主分量分析还表明了这两种振荡的传播方向和随时间变化各不相同。欧亚500hPa月平均大气环流的准3.5年振荡特征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及厄尔尼诺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系统和过程,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在地学领域,数值模拟已经渗透到地学研究的各个重大领域。本项目提出建立一个用于地震模拟和预报的数据库应用平台,以地壳动力学研究和强震机理研究为应用核心,将地震地质研究、地形变研究、地应力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等多种相关的学科手段的观测资料、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这些信息构建比较合理的地球模型和尽可能多的约束条件,并在有限元分析系统上进行地壳形变和地震过程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5.
体视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视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体视化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综述,介绍了体数据的表示和分类,面绘制、体绘制和混合绘制各类典型算法的原理和特点。体数据的表示方式涉及到表示精度、存储量和处理时间之间的矛盾,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加以选择。体数据的分类是整个可视化算法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只有对体数据进行准确的分类,才能经过处理得出合理的图像。近年来为加快绘制速度和提高图像质量提出了许多改进的体视化算法,并对部分改进算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就是对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是否满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警告。根据2010年7月和2010年11月在大鹏半岛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采用一般性的区域生态环境预警方法,对大鹏半岛海域进行海洋生态环境预警评价。2个季节的评价结果均表明:大鹏半岛海域总体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良好,该海域生态环境处于较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利用区域宽频带数据反演了2021年5月云南漾濞MS6.4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SE向,主要以右旋走滑为主.破裂主要发生在震源东南侧,最大错动量约为0.55 m,位于深度约9 km处,发生明显破裂的深度约达13 km.此次地震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48×1018N·m,相当于矩震级MW6.05.地震能量主要在前11 s释放.在深度为6~8 km处破裂速度有明显的变快,可能加剧了地表的震动.  相似文献   
8.
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异常的背景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庚康  徐敏  高苹  黄亮  罗艳  凌洋 《气象》2012,38(5):593-600
利用江苏地区37个气象观测站1980—2009年逐日资料,及同时段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和遥相关法,研究了当江苏冬、夏季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出现异常偏高和偏低时,大气环流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CIHB偏高年较偏低年,冬季,东亚大槽偏浅,冬季风明显偏弱,尤其是北风分量偏弱最为明显,江苏上空下沉气流偏弱,均不利于冷空气东移南压以及向下入侵;夏季,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南亚高压偏东、偏北、偏强,夏季风明显偏强,尤其是南风分量偏强显著,导致往北的暖湿气流强盛,垂直运动总体偏弱,不利于夏季对流活动的发生。(2)冬季,CIHB偏高年中西太平洋的海温高于偏低年,尤其是在我国东部近海的黑潮区,偏暖幅度最为明显,无论是超前相关还是同期相关,西太平洋海温与冬季CIHB都是以正相关为主,其中暖池区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