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地球科学   67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演变特征、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优化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对区域1996年、2006年、2016年3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对大西安1996 年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 大西安近20 a来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林业用地面积总体减少,草地小幅增加,水域略有萎缩,各地类间相互转换频繁。(2)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较高且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均衡。(3) 空间变化上,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建设用地、耕地、林业用地重心转移的速度呈现出先快后慢的阶段性特征。(4) 综合相关文献,大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政策因素。论文从时空变化角度首次提出大西安地区的土地利用演变规律,该结果可为大西安地区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优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9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共同决定,将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改由双重领导,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使该所科研工作能更紧密地结合我国水土保持领域和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9°33′—42°40′,东经115°57′—119°52′之间,行政区包括承德地区、市、坝下全部,唐山、秦皇岛两市的北部,共17个县市,649个乡,土地总面积5153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人口667万,占全省的12%,人口密度129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11.6亩,是河北省土地资源数量较多的地区。 土地是有限性的自然资源,本省人多地少矛盾日趋严重,为贯彻“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促进全省土地资源利用平衡,珍惜土地。经济、合理地利用本区土地资源,发展地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燕山地区土地资源具有深远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月球探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 1 990年以来 ,多个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被成功实现 ,而且另外还有多个探测计划也在准备当中 ,并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发射升空。在这种背景之下 ,中国的航天机构和有关的科学家也开始积极酝酿和开发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这些月球探测计划将利用卫星上搭载的各种仪器探测和测量月球的地质和地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月球物理学特征以及包含地球大气在内的地月空间环境和行星际空间环境 ;进一步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探明月面环境 ,研究太阳等离子体物理 ,提供月面天文台和月面长期科研基地的候选地址 ,调查月球上的可利用资源 ,为将来开发月球提供充实的背景资料。参与新一轮的月球探测同样也为中国天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划分及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地表水库调控指标的划分方法,将地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划分为死水位与死库容、正常蓄水位与调蓄库容、腾空库容和已占库容以及总库容,并提出了特征水位确定的一般原则以及承压地下水库的库容计算原理与方法。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库为实例,确定地下水库水量调蓄的死水位为115m,正常蓄水位为132m,结合现状地下水位,计算得出相应的死库容为1161.58×108m3,调蓄库容为1.75×108m3,腾空库容为1.57×108m3,总库容为1163.33×108m3。  相似文献   
6.
一、绪言藻碳酸盐岩石广泛分布在许多地层中,早巳引人注意。但长期以来,对其研究都偏重于生物学方面。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藻类沉积具有不少生物学标志可供划分种属,并可用于地层对比,对研究前寒武纪地层颇有价值。但从岩石学的角度研究其沉积作用并用之于环境分析,尚为时不久。  相似文献   
7.
8.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与古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是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持力层之一,也是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标志层,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古土壤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本文首次从古土壤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该层的古土壤特征,通过粒度分析发现有粘粒的生成,微形态研究发现有粘粒及铁锰、碳酸盐等化学组分的迁移与淀积,化学全量分析得出该层的硅铝率为2.80~3.37,说明该层已发生较强的成土作用,可以确认该层为古土壤层,并进一步把该层划分为4个B层、3个A层,亦即该层为复合古土壤层。根据该层的成土特征,将其命名为古潮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青海湖QH85-14C孔取得的具有~(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原始孢粉资料,进行数值分析(有序聚类、主成份分析、滑动平均和回归分析)。从而对青海湖区11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西沙群岛石岛晚更新世碳酸盐沉积物的稳定同位素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事件造成的全球规模的等时面,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区域对比提供了基础.自从Emiliani于五十年代中期用深海岩芯的氧同位素曲线划分气期以来,稳定同位素地层学有了长足的进展,解决了许多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地层学难题.1984年,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在西沙群岛石岛完成了西石-1井,孔深为200.63米.其目的是确定石岛晚更新世风成生物砂屑灰岩的底界,验证风成沉积模式,解决有关的地层学和沉积学问题.为此进行了~(14)C测年和铀系测年,并在孔深0—150米的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表明,~(14)C年龄普遍都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铀系年龄则偏大.只有氧稳定同位素呈现大幅度的变化,并可与世界其它海区的资料相对比.石岛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碳、氧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地层工具的可靠性和前景,同时也为重建该区的古海洋学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现将资料讨论如下.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