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病原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在对养殖牙鲆病例进行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特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病原学检验。结果表明,此病例属于由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细菌引起的败血感染症。经对12株纯培养菌(HQ010712-1—HQ010712-12)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检验,选择代表菌株(HQ010712-1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等,判定为弧菌属的一个新种。将HQ010712-1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与分类定名,依据分离地定名为秦皇岛弧菌(Vibrioqinhuangdaorasp.nov.);参考菌株为HQ010712-1。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晋祠泉域岩溶水水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云  王晓敏 《地下水》2005,27(3):179-180
根据2001~200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太原市晋祠泉域岩溶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牙鲆鱼肠道弧菌感染症及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一起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病害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病原学方面的检验,结果表明为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经过对10尾病(死)牙鲆做病变肝组织及腹水中细菌的染色检查,取其中6尾的肝、肾、腹水为材料做细菌分离与纯培养后进行形态及理化特性测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做纯培养的12株菌(HQ010223-1至HQ010223-12)为同种细菌———弧菌属Vibrio的鱼肠道弧菌V.ichthyoenteri。经以代表菌株(HQ010223-1)对健康牙鲆做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在所检牙鲆病例的相应病原学意义;用37种抗菌类药物对6株菌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大菱鲆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 Cmol%的测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所检30株菌均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MacDonellandColwell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anguillarum(Bergeman1909)MacDonellandColwell1986],择S010610-1株、S010610-3株及S010623-1株作为代表菌株进行的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不包括引物结合区,所扩增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S010610-1株为1466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0)、S010610-3株为1416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1)、S010623-1株为1424bp(GenBank登录号:AY963632),与GenBank数据库中弧菌属细菌的同源性在97%—99%。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交通阻塞的发生,以合肥市城区交通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得到的路况信息以及各道路的交通生成量和吸引量对不同道路赋予不同阻塞权重;再将其作为参数引入到Dijkstra算法中;最后采用Python脚本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已应用于合肥市交通阻塞路径规划中,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最佳路径有效避开了拥堵路段。  相似文献   
6.
4,5—二溴苯基萤光酮光度法测定钨矿中微量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在概述即墨蓝色经济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管理服务体系、海陆统筹、科技创新、产业提档升级、配套设施建设、利益保障、文化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9.
从一起呈败血症感染病例的养殖牙鲆 ( Paralichthys olivaceus L.Temminck et Schlegel ) 肝、腹水及腐烂组织中检出了一种相应的病原菌,取 10 株该病原菌的纯培养菌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及代表菌株 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等,表明为弧菌属 ( Vibrio Pacini 1854 ) 细菌的一个新种 ( sp. nov. ) 并定名为牙鲆弧菌 ( Vibrio olivaceus sp.nov. ).同时,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的致病作用及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检验,结果显示对牙鲆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对供试的 37 种抗菌类药物在不同菌株间的敏感及耐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查统计、剖检病变、病原分离鉴定与人工感染健康鱼致病作用试验的方法,对自然发生的养殖牙鲆细菌败血感染症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同时取病(死)牙鲆的肝、腹水、腐烂肌肉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于10尾鱼20株纯培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来的两种细菌,一种是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细菌的一个新种(sp.nov.)并定名为牙鲆弧菌(Vibrio olivaceus sp.nov.);另一种是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Kluyver and van Niel 1936)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等表明该两种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