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1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像素定位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像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分析了3S技术的应用,比较了航测与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发展,总结了航测法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底图的工作流程和利用航测软件的立体测图模块绘制图斑地类线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航测法制作二调工作底图能够提高地类界线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地类图斑的面积计算与统计的精度;减轻外业调查工作量,优化流程,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ε?????????????????????Σ????????????????????????????????????????????????????????????????????????????????????????????????????е?????????????????????????????????????????????????????????????????????????????????????????£???????????????????????ΣΣū??Σ??Σ????Σ?????????????????????????£??????????С????????м????????????????????????????????????????б????????????  相似文献   
4.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契机,目前已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展建设.本文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要求,树立了“科学+制度”的现代国土资源管理理念,并结合本级金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数据库整合技术、地理信息服务架构等技术,分析了关键的技术问题,探索了基于“一张图”的金土工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汶川地震滑坡震害为例, 设计一种方法, 对几个反映不同地震动特性的地震动参数与地震滑坡灾害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Arias强度参数与地表破坏的相关性最好, 该参数比较适合小区域范围的震害预测评估; 峰值加速度与地表破坏的相关性较好, 但更适合作为较大区域的震害评估参数; 与持时和频率有关的参数对于具体场地的震害机理分析具有辅助作用; 垂向地震动对滑坡震害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结论对于其它震害相关研究中评估因子的选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灰色与周期残差叠加模型的基础上,对用此方法识别地震前兆异常进行了研究;并用此方法对永年等前兆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手段在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异常显示。另外,本文还对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同井安装的ZKGD3000-NT型地下水数据监测系统水温仪和SZW-1型数字式温度计在永年北杜井250 m深度进行对比观测与井水温梯度测量,结果表明,温度梯度都随着深度的增加,井水温度逐渐升高,水温与深度呈正相关,没有明显的梯度异常井段。但两者温度动态差异较大,SZW-1温度计观测结果动态稳定性高,可以判定温度22.58℃是永年井250 m深度的井水温度,基本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上升速率稳定;而同孔同深度安装的ZKGD3000-NT水温仪测值波动性较大,变化速率也大,呈现下降趋势或下降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认识震前地下水位异常,掌握其地动态变化,本文建立了灰色与周期残差迭加模型,以期推测地下水位未来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洪洞临汾大震震源断层的相互作用和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临汾地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 3/4)两次相距最近特大地震。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震活动。我们根据1670次中、小地震精确震源定位结果和14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震源三维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认为洪洞地震和临汾地震的强相互作用是解锁,因此导致临汾地震提前发生;此外,2者之间还存在弱相互作用,并且和随机发生的地震达到一种平衡。2次大地震对区域所积累的应变基本释放完毕,难以再形成与应力场一致的大破裂,使得临汾地区连续的地震活动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体现,连续300多年都没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估计今后临汾地区的这种低水平活动将继续下去,发展趋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测绘图纸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全关系型GIS数据库管理方式,设计了基于GIS的图纸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图形文件的数据库存储、网络传输、多方式检索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