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在我校与美国俄勒岗大学等单位联合黄河口调查期间,作者用简易方法对该区潮流铅直分布进行了专门观测。将获得的资料与一种浅海理论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首次计算了该区粗糙度参量Z_0值的分布。提出了最大潮流速铅直分布与相对粗糙度参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河口门外滨海区潮流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1985年初至1987年底期间,由青岛海洋大学与美国俄勒岗大学等单位,就“黄河口沉积动力学课题”进行了中美联合调查。其中,对黄河口门外近海区做了较为详细的测流工作。该海区潮流及余流分布变化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诸多因素中,河口沉积突咀等地形影响是主要的因素。此处余流一般较弱(15厘米/秒以下)。因此,黄河口门外海区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介绍我校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实验室刚建成的二号平台的主要性能。其主要性能:转速范围0.2~25r/min;转速不均匀度小于0.3%,能在超低速(0.2~1r/min)下正常工作,转台平面度小于0.1mm/m,集流环能够传输各种信号。专家会检验确认:该转台能满足地球流体动力学,海洋和大气环流等模拟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