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9篇
地球科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海洋公园作为海洋保护区的一种新型保护与开发利用方式,实行分区管理,在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根据区域旅游特色,合理发挥其生态旅游功能。文章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公园建设要求,结合长乐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条件,进行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方案的研究。海洋公园适度利用区的建设以"一轴、一核、五中心"的布局划分,5个分中心既受海洋公园核心区的辐射,又体现各自的区域旅游特色,中间由沿江-沿海交通大道贯通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升长乐海洋生态旅游的品位和层次。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厦门市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路线,文章通过对多年的渔业经济统计数据和本区域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和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在厦门市建立多层次和多类型现代化海洋休闲渔业基地的发展设想。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呈现占比上升和增速加快的发展优势,但也表现出发展不稳定和体量小等不足;福建省休闲渔业发展增速缓慢且体量较小,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市海洋休闲渔业已具雏形,但开发层次较低和规模较小,亟须充分挖掘资源、地理和文化优势,以重点项目设计为抓手,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产品,培育多样化、复合化和本土化的新型海洋休闲渔业产业。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福建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现状,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办法逐步完善的角度分析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契机,同时指出面临的海岛开发利用投资成本高和回报周期长、开发利用同质化和低质化、海岛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以及不同类型海岛未能区别管理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索海岛开发利用新模式、加快区域用岛规划编制、理顺海岛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和海岛分等级管理审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滨海体育休闲对海域空间支撑要求为出发点,以厦门岛东南部滨海为例,从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等3方面,构建滨海运动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滨海体育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研究结果显示:(1)滨海体育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由南向北逐渐增强,最北部的观音山区较为适宜开展滨海体育休闲活动;(2)自然环境因素是衡量滨海体育休闲海域适宜性的首要因素;(3)决定水上滨海体育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为海水浴场健康指数、海域面积、平均流速、低潮高地暗礁面积比例等,决定沙滩滨海体育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为海滩平均宽度、平均坡度、清洁度等。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福建省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无居民海岛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海岛产业发展需要, 对无居民海岛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导功能分类, 并探讨各类主导功能间的兼容性, 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促进海岛有序发展和多用途综合开发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SWAN (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型搭建了覆盖整个台湾海峡和台湾岛东部部分海域的波浪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计算了常风浪场、崇武海洋站设计波浪要素和西沙湾海域极值波浪场。计算结果显示,在常风浪模拟中,4个浮标站计算值与实测值有效波高绝对误差均在0.20 m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值为0.13 m;崇武海洋站的设计波浪计算值与多年资料推算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14 m,平均相对误差为1.9%; SWAN和CGWAVE (Conjugate Gradient Wave Model)在西沙湾海域7个点的波浪极值计算值在S、SE、SSW三个方向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7 m,平均相对误差不足3%。以上计算结果表明,SWAN模型在常风浪模拟和设计波浪要素计算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构建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承载力评价计算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3个方面进行构建,并考虑不同区域海岛的社会差异构建指标数据的调整模型,为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提供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海域使用管理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判别、海域使用论证及用海确权、岸线认定、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海域使用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海洋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福建省工业项目的用海特点,提出了由海域利用效率、岸线利用效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比例、单位面积投资强度4项指标构成的福建省工业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体系,测算并设立了指标建议值。最后,给出了控制指标的研究结论,并简要分析了指标值测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和众多优良的深水港湾,大陆总岸线长达3 752 km,规划可建港岸线长达344.44 km,占大陆岸线的9.18%;其中深水岸线长277.6 km;且位于我国南北海运的要冲,区位条件优越.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福建省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将日益彰显.因此,如何发挥好港口岸线资源的优势,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在对福建省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