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通过运用岩心化验分析资料、薄片、扫描电镜资料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深县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岩石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县凹陷古近系砂岩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岩石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影响该区储层物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成岩阶段划分与孔隙演化研究,深县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位于成岩阶段的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B期。不同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强度不同,因此,不同成岩阶段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扎河坝坳陷位于阿尔泰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准噶尔洋盆的打开和闭合等阶段,富含煤炭和金属矿产,也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火山岩和含煤层系发育,地表风化剥蚀严重,对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和沉积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对扎河坝坳陷新富地1井岩芯样品开展沉积岩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扎河坝坳陷上二叠统为温暖湿润的淡水沉积环境,表明扎河坝坳陷晚二叠世经历了火山活动和陆相淡水沉积2个阶段,印证了准噶尔洋由俯冲消减向陆内阶段转换的过程。该研究对恢复研究区构造演化及沉积古地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冀中坳陷深县凹陷东营组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反映了近物源和多物源的特征。通过对研究区的岩心化验分析资料、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的分析,认为深县凹陷东营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其中以原生的粒间孔隙为主。研究区岩性孔渗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储层的物性较好,基本为中高孔中渗型储层,根据深县凹陷储层评价标准,可以将深县凹陷储层分为4类,东营组储层主要是Ⅰ类和Ⅱ类储层。深县凹陷东营组主要为辫状河流相沉积,其沉积作用直接决定着储集砂体的类型、展布范围以及后期成岩改造作用。而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原始沉积作用及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控制储层孔隙演化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仍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益性油气调查工作聚焦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油气资源管理与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油气勘探的新区、新层、新类型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公益性油气调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在南方鄂西宜昌、黔北武陵山等复杂构造区的页岩气、松辽盆地的页岩油、四川盆地南部煤层气等资源的勘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有力带动了能源企业的积极投入与勘探,有效彰显了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层油气资源的安全勘探、油气矿权空白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及非常规油气的调查与勘探将是我国未来油气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公益性油气调查将以油气基础地质问题为抓手,积极探索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油气资源规划和管理做好支撑,力争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与重大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扎河坝坳陷位于阿尔泰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准噶尔洋盆的打开和闭合等阶段,富含煤炭和金属矿产,也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火山岩和含煤层系发育,地表风化剥蚀严重,对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和沉积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对扎河坝坳陷新富地1井岩芯样品开展沉积岩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扎河坝坳陷上二叠统为温暖湿润的淡水沉积环境,表明扎河坝坳陷晚二叠世经历了火山活动和陆相淡水沉积2个阶段,印证了准噶尔洋由俯冲消减向陆内阶段转换的过程。该研究对恢复研究区构造演化及沉积古地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什托洛盖盆地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盆地西部基本为勘探空白区。通过在和什托洛盖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工作,整体评价了该区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和什托洛盖盆地发育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为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泥盆系及石炭系为烃源岩的次要发育层段。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白杨河凹陷、南部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中部,其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而多年来人们对凹陷内的油气圈闭(尤其是岩性地层圈闭)类型与分布规律缺乏统一认识,不利于在这类复杂断陷盆地内开展精细油气勘探。深县凹陷可划分为5个构造区带,各构造区带具有不同的沉积格局,这是各区带内油气圈闭类型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总结出该凹陷主要发育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及潜山圈闭等4大类8亚类圈闭类型,这些圈闭类型与本区的构造沉积格局存在响应关系。其中,构造圈闭发育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二级构造凸起带上,以深南背斜和榆科背斜为主,断块和断鼻圈闭构成了主要的圈闭类型;潜山圈闭主要发育在北部缓坡带中的深泽—刘村低凸起与何庄—深西潜山带;而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主要发育在两个潜山带的侧翼以及南部的白宋庄洼槽带和深南背斜的两翼,这与砂砾岩透镜体、上倾尖灭砂体的分布及构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因对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塔西北地区新柯地1井这套黑色岩系中硅质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硅质岩与有机质的成因及其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硅质岩较高的Ti、V、Y、Ba等元素含量、较低的δ30Si值(1. 2‰~0. 7‰)、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硅质流体为热液来源,但是硅质岩不是热液脉体侵入形成,而是富含硅质的流体与冰冷的海水混合沉积而成,硅质岩沉积受温度、pH值、有机质等因素共同控制,有机质的存在可以促进硅质沉淀。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的成因,白色层由纯的微晶石英组成,而黑色层由碎屑碳质颗粒、石英颗粒和碳质纹层组成,认为是微生物席活动的结果,硅质岩中黑白燧石层受冰期和间冰期控制。硅质岩中较高的Al2O3/(Al2O3+Fe2O3)比值和较低的Lan/Cen比值代表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结合古气候、海平面变化等信息,认为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硅质岩以及硅质页岩沉积于局限海湾或潟湖环境,为正确认识硅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和烃源岩的评价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