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利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宁波沿海10个陆源排污口20个站位的放线菌的时空分布及5个工业排污口的放线菌的种类作了整体分析。成功鉴定出了83个属,84个种。研究结果显示:放线菌在陆源排污口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分布,从3月份到10月份,放线菌数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5月份和8月份数量居高,在3月份和10月份偏低;在综合排污口(S4,S6,S8和S9)检测频次较高,在工业排污口(S1,S3,S5,S7和S10)检测频次居中,在市政排污口(S2)检出频次最低。不同类型的排污口,氨氮浓度的排出量不同,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在5个工业排污口中,S7和S10检出的共同菌最多;在S7独自检出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长双歧杆菌(B.longum)和两岐双岐杆菌(B.bifidum),表明存在粪源污染物;在S5检出皱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risporus)和硫藤黄链霉菌(S.thioluteus),显示有石油降解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总体上看,放线菌数量在距排污口外50m处略高于排污口处。排放指标越相似,菌的种类越接近。  相似文献   
2.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对"佛山天气"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后台的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3.
何珊  陈锴  李婷  鹿荻 《测绘科学》2012,37(2):123-125
测量数据处理中,初值对平差结果存在很大的影响,其机理影响设计矩阵的数值特征,进而影响误差的分配结构。本文着力于大地测边控制网的模拟分析,研究初值如何影响误差分配。结果表明,在奇异的网形结构下,初值越靠近真实值,对随机误差的放大作用越大。初值对线性化误差存在影响,在图形最弱方向上,线性化误差影响最大,且误差影响随初值靠近真值而减小。平差结果是随机误差的放大倍率与线性化误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准确度取决于线性化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4.
5.
6.
西藏嘎拉勒铜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镁质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b-C-H-O同位素分析,对嘎拉勒铜金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矽卡岩型矿石中黄铜矿的δ~(34)S_(V-CDT)值在硫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变化范围为–4.4‰~6‰,有少许样品值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嘎拉勒矿床硫同位素主要以幔源硫为主,有少量壳源的混染;(2)~(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427‰~39.008‰,~(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588‰~15.701‰,~(206)Pb/~(204)Pb变化范围为18.330‰~18.871‰,显示矿区铅同位素来源以造山带铅为主,少量上地壳铅相结合的特征;嘎拉勒矿床形成于碰撞的造山带环境;(3)含辉钼矿石英脉中δ~(18)O_(V-SMOW)值范围为12.2‰~12.8‰,平均值12.5‰,δD_(V-SMOW)范围为–103.3‰~–95.3‰,平均值为–99.3‰,δ~(18)O_(V-PDB)值范围为–18.1‰~–17.6‰,平均值为–17.85‰,显示受到大气降水加入明显;(4)矽卡岩中方解石C-O同位素测试结果δ~(13)C_(V-PDB)为–2‰,δ~(18)O_(V-PDB)为–15.1‰,δ~(18)O_(V-SMOW)为15.4‰,显示嘎拉勒铜金矿床碳酸盐为海相碳酸盐并经历了溶解作用。综合表明,嘎拉勒铜金矿床是由幔源成矿流体作用形成的,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大丫口地区位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内,大地构造位处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西缘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西向与泥堡大型金矿床相连,南东向与戈塘金矿床相邻。目前已发现区内金矿(化)主要有两种产出类型:一是赋存于茅口组上与覆龙潭组底部一套由区域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并经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体(SBT)中的层控型,二是产于断层破碎带或两盘牵引膝褶带内的断控型。本文初步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开展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织金地区海相磷块岩中钇的富集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沉积速率、富集的空间、力度要素(如富集段次、富集厚度、水动力条件、富集作用强烈作用)、吸附作用和替代作用等因素对钇的富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速率越快,可能不利于钇的富集,沉积速率越慢,可能更有利于钇的富集;2)经历的富集段次越多,富集程度越强,越有利于Y富集,经历的富集段次越少,富集程度越弱,越不利于Y富集;3)经历的富集厚度越厚,越有利于Y富集,经历的富集厚度越薄,越不利于Y富集;4)水体越浅,水动力条件越强,越有利于Y富集,水体越深,水动力条件越弱,越不利于Y富集;5)经历更强的富集作用有利于Y富集,较弱的富集作用则不利于Y富集;6)从吸附作用和替代作用看,吸附作用可能是导致高钇含量的主要原因,高钇含量可能是钇富集的晚期阶段富集作用更强烈、矿物颗粒更小、吸附作用更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贵州织金下寒武统戈仲武组(?1gz)磷矿富集大量稀土,但是磷块岩中REE富集机制问题尚不清楚。本文对贵州织金不同稀土含量区间(262×10~(-6)、262×10~(-6)~527×10~(-6)、527×10~(-6)~761×10~(-6)、761×10~(-6))的磷块岩的研究表明,磷块岩的稀土配分均显示出Ce负异常、Eu无明显异常、MREE富集以及富集重稀土元素Y的特征。(La/Sm)N-δCe及δPr-δCe图解显示织金磷块岩Ce异常为真实的Ce异常,代表磷块岩形成在氧化环境。但当时海水的氧化环境并不是控制MREE富集的决定因素。(La/Sm)N-SmN、(Gd/Yb)N-YbN散点图显示MREE富集是稀土在富集过程中稀土发生分异的结果。(Dy/Sm)N-δEu散点图以及Eu无明显异常说明织金磷块岩形成过程中可能无热水作用的参与。地史时期"老磷块岩"普遍存在重稀土亏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