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
聚烯烃辐射接枝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复  赵津 《化工进展》1992,(5):17-20
本文综述了80年代以来聚烯烃辐射接枝研究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各种辐射接枝方法的机理和特征,讨论了减少均聚物、促进接枝的有效途径,并对接枝物分布、结构、形态和表征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水性聚氨酯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龙复  寇波 《涂料工业》1996,(3):31-33
综述了80年代以来水性聚氨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改性材料的特点和主要合成方法。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以丙酮法、预聚体扩散法和熔融分散法为主。单组分水性聚氨酯主要包括线型和交联型二种。为了获得较低温度下的优良性能,90年代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受到更多的重视,其研究重点是减少副反应,增加反应的选择性及在潮湿、低温环境下成膜。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乳液平均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工作中对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乳液利用消光法及离心沉降法成功地测定了乳胶粒平均直径及直径分布。将该两种方法作了对比,并与电子显微镜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消光法和离心沉降法对于测定聚合物乳液平均粒度及粒度分布均是切实可行、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2-乙基已酯和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核/壳乳胶粒的形态和结构,并研究了乳化剂和单体用量及加入方式对乳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粒径具有翻转核/壳结构,核/壳层之间形成了接枝共聚物。乳胶粒径随壳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壳单体的加入方式对乳胶粒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龙复  王玮 《化工学报》1992,43(5):577-58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等技术并应用化学方法对SiO_2-PS/P(BA-MMA-AA)复合乳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复合乳胶粒的结构模型,并综合评价了复合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外核/壳型聚合物乳液的发展概况,讨论了核/壳型乳胶粒的形态,生成机理及其形态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乳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复  王玮 《化工进展》1991,(2):1-4,16
本文将目前为止有关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乳液的合成机理概括归纳成3种,即化学键作用机理、静电相互作用机理和吸附层媒介作用机理,井介绍了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乳液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核/壳型复合乳液制备工艺定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测量和理论计算,提出二段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型复合乳液过程中第二阶段乳化剂的补加量及壳单体加料速率。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第二阶段所需乳化剂量可以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动,而第二阶段(壳)聚合过程中壳单体的滴加速率是制备核/壳型复合乳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等技术并应用化学方法对SiO_2-PS/P(BA-MMA-AA)复合乳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复合乳胶粒的结构模型,并综合评价了复合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