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丁腈橡胶N41乳液聚合配方,考察了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定了生胶的结合丙烯腈含量、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微凝胶含量和门尼黏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升高,生胶结合丙烯腈含量降低,耐寒性能变好,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升高,当转化率达到86%时,生胶的门尼黏度达到产品指标上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丁腈橡胶N41乳液聚合配方,考察了不同聚合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测定了橡胶链化学结构组成、凝胶含量、生胶门尼粘度和硫化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缩短,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提高,扯断伸长率降低.反应后期聚合温度的升高,导致凝胶含量增加,生胶门尼粘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丙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进行负离子聚合,合成高1,4-结构含量的α-羟基-ω-羧基聚丁二烯(HO-PB-COOH),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主链结构、分子量分布和平均官能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O-PB-COOH的1,4-结构摩尔分数高达约90.00%,多分散指数不大于1.10,平均官能度接近2.00。  相似文献   
4.
以丁二烯(Bd)、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聚合单体,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硫醇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中温乳液聚合法研究了合成低分子量羧基丁腈橡胶的聚合配方及其工艺,并开展了1M3聚合釜放大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盐0.3~0.4份,硫醇5~6份,乳化剂3~3.5份,聚合反应温度为30±1℃时,其转化率高于95%,1M3聚合釜放大试验可以得到Mn为1000~2000,结合丙烯腈含量为20%~26%,羧酸值为0.5~1.0mmol/g的低分子羧基丁腈橡胶。  相似文献   
5.
将溶液法丁基橡胶胶液直接溴化制备溴化丁基橡胶(BIIR),考察了共溶剂、氧化剂、异丁烯残留量、体系水含量和脱酸剂等因素对BIIR溴含量、不饱和度和门尼黏度的影响,并对BII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制备高溴含量BIIR的最佳条件为:共溶剂CH2Cl2体积分数30%,[Na Cl O]/[Br2]3,异丁烯残留质量浓度小于0.05 g/L,体系含水质量分数0.25%~0.50%,脱酸剂环氧大豆油质量分数3.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BIIR含溴质量分数为(2.20±0.20)%,不饱和度为1.5%,门尼黏度为32±3;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含溴质量分数为2.21%时的BII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邵尔A硬度较高,其他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6.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聚丁苯橡胶的发展历程,从官能化引发剂、官能化封端改性等方面详述了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研究进展及溶聚丁苯橡胶的官能化技术在轮胎用橡胶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官能化技术和偶联技术结合而产生的官能化星型溶聚丁苯橡胶是丁苯橡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原料,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者质量比为2.0/1.0)混合物为负离子乳化体系,过氧化二异丙苯与硫酸亚铁(二者质量比为7/1)混合物为引发体系,叔十二碳硫醇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采用三段控温模式,制备出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研究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胶乳中凝胶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二烯/苯乙烯质量比为( 70 ~ 75)/(25 ~30),乳化体系用量为6.0份(质量,下同),引发体系用量为0.2~0.4份时,采用分批加入0.37~0.46份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可制备凝胶质量分数为10% ~ 20%的沥青改性用丁苯胶乳.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影响丁羟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几种关键因素,包括固化参数、固化剂类型、扩链剂类型等,对比了几种提高丁羟弹性体力学性能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通过合成具有不同官能度的窄分子质量分布的丁羟液体橡胶,并进行复配研究,将是制备高拉仲强度、高伸长率丁羟弹性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硅烷保护羟基的烷基锂为引发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HTPB的微观结构、分子量分布、官能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HTPB胶片的拉伸性能,并与自由基法HTPB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负离子法HTPB的1,4-结构摩尔分数约为90%,比自由基法HTPB高约12%,分子量分布小于1.1,低于自由基法HTPB,平均官能度比自由基法HTPB更接近理想值2,Tg为-88.3℃,较自由基法HTPB低9.7℃;负离子法HTPB胶片的拉伸强度与自由基法HTPB胶片相近,但扯断伸长率比自由基法HTPB胶片提高约74%。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甲醛(POM)/凝胶丁腈共聚弹性体(GNBE)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指数(MFI)、高压毛细管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MFI随GNBE用量的增加下降较大。聚酰胺(PA)对POM/GNBE共混体系的MFI影响较小,而热塑性酚醛树脂(PFR)的影响显著。当PFR的质量份为4时,POM共混物的MFI达最小值(0.053g/min),约为未加增容剂POM共混物MFI的1/6。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共混物剪切黏度迅速与POM接近。这种黏度变化行为说明共混物比GNBE对剪切速率更敏感,共混物的黏度受POM的影响较大。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POM与GNBE的黏度比迅速减小,并接近1,说明POM和GNBE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时,GNBE的液滴能够在POM连续相中分散达到最小。含20份GNBE的POM共混物在高剪切速率下的熔体表观黏度与POM相当;在PFR质量份为6时,POM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1.6kJ/m2,超过了GNBE质量份为40的POM共混物。当PFR质量份为4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为对应的不加增容剂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的2倍多,扯断伸长率提高了5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