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配位聚合物法制备Co-吡啶催化剂,制成炭黑负载Co-吡啶光催化剂,考察金属配比、催化剂用量、降解时间、降解温度等对催化降解甲基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配比钴∶吡啶=1∶0.5,催化剂用量10 mg,紫外光照6 h时,降解率达82.87%;金属配比钴∶吡啶=1∶1,吸附剂用量20 mg,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温度60℃时,吸附降解率达98.1%。  相似文献   
2.
对TiO_2进行Cu掺杂改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_x-TiO_2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模拟催化污染物。采用XRD、FTI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部分TiO_2从锐钛矿相转变成金红石相,所以CuO_x-TiO_2光催化剂为一定比例的混晶,在nCu∶nTi=1∶9、催化剂用量50mg、温度30℃、吸附时间40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率率可达41.59%;在nCu∶nTi=1∶9、催化剂用量60mg、紫外照射5h、降解率达到74.79%。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1980-2015年期间钒矿、含钒磷铁、废钒催化剂、钢渣和石煤等常见提钒原料之提钒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提钒工艺技术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总结,将这些提钒工艺技术归结为冶金工艺、焙烧工艺、湿法提钒、其他新型工艺四大类进行分类阐述;对各类提钒工艺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对其基本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提钒工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钒资源提钒的工艺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废弃物较多,环境污染较严重;其次伴生矿或元素利用较低,钒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最后,指出了提钒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强调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乞待开发新的环境污染较少、钒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高的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4.
刘叶凤  孙奎  黄廷洪  李延芬 《化工进展》2021,40(Z1):231-237
光催化氧化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构型限制Co-P化合物进行了设计合成,采用常规溶液反应法制备Co-P化合物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蓝模拟高浓度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考察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考察了金属配比、催化剂用量、催化时间、催化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Co2+与有机膦成功配位,所制得的沉淀中主要含Co-P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有机膦和其他杂质,Co-P化合物晶体间有许多孔状结构,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光降解效果;最佳催化剂制备原料比例为:1.4-(双二苯基膦)丁烷∶六水合氯化钴为2∶1;最佳催化条件为最佳催化剂用量50mg,最佳光照时间3h,最佳催化温度50℃,在本次研究的最佳条件下污染物降解率可达15.45%,即4.6mg/L,以Ⅲ级废水中染料浓度约为5mg/L计算,其降解率达92%以上,可望在印染废水污染物降解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丹  贾琳  黄廷洪 《现代化工》2022,(8):161-166
以1,5-萘二胺与2,3,5,6-四氟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在冰乙酸催化条件下合成席夫碱,并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还原胺化生成含氟胺类还原产物。利用FT-IR、XRD、SEM、BET和TG对其进行表征,考察其对甲基橙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剂质量为25 mg、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70 min时,含氟席夫碱对甲基橙的脱色率为25%,经光催化后脱色率可提升到55%;含氟胺类还原产物对甲基橙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含氟胺类还原产物吸附甲基橙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含氟聚合物颗粒是废水处理的潜在有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