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桂花含有丰富的黄酮,具有多样的药理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桂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以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采收期桂花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桂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每次料液比1∶30(g∶mL),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90 min,黄酮最高含量为16.90%。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整体印象,结合调查结果,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以促进本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实验室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基本方针,针对学生设立的开放式实验室在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中具有不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开放性实验室的具体作用和实施的注意事项展开分析,主要探讨实验室开放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中药材千金子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取响应面法优化千金子油水酶法提取工艺,考察酶解时间、加酶量和酶解温度对千金子油得率的影响,并研究千金子油得率在千金子不同采收期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千金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9 h,加酶量19 mg/g,酶解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千金子油得率为33.078%;千金子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油梨粕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结果表明:油梨粕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7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30∶1、提取次数1次,此条件下油梨粕总黄酮得率可达9.25%;油梨粕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学花  胡铭浩  陶阿丽  戴一 《广东化工》2011,(8):185+179-185,179
随着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高等药学教育的飞速发展,药学教育改革日益受到关注,参考国内外药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药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和条件,提出以课程整合为核心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方案,以应用为中心,对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及实践进行创新性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提升药物分析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金子粕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5∶1、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1.576%。  相似文献   
8.
以液料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木瓜籽得油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木瓜籽油的闪式提取工艺,并对不同产地木瓜籽得油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瓜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提取电压175 V、提取时间110 s,在此条件下木瓜籽得油率达25.15%;通过比较发现,云南地区的木瓜籽得油率最高,陕西白河、安徽宣城的次之,重庆綦江的最低。  相似文献   
9.
在药学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药用基础实验化学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实践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和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我校药用基础实验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对考核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在培养药学类应用型人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具有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式的全方位多元化改革,采用更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培养出能够利用理论和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药学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