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大孔弱碱树脂D309(聚苯乙烯系)和PVP(聚乙烯吡啶系)树脂对水溶液中邻苯二甲酸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H和无机盐对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树脂对邻苯二甲酸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都同时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D309树脂通过Lowis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邻苯二甲酸,PVP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行为是氢键所致。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能够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制备纯水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上论述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水的可行性,设计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水的工艺流程循环装置。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出水水质高,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建  张根成  王京平  董庆华  陶为华  彭秉成 《广东化工》2011,38(11):178+182-178,182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文章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配套教学材料、实验实践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结合社会的要求,构建新型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陶为华  马桂林 《化学世界》2005,46(11):648-651
将强碱介质中用水热法合成的立方相ZrO2-8mol%Dy2O3纳米晶在较低的温度(1400℃)下烧结,制得了导电性固体电解质陶瓷样品。以该陶瓷作为固体电解质,Pt作电极材料组成氢.空气燃料电池,测定了不同pH介质中水热反应产物纳米晶的陶瓷样品在800~1000℃下的燃料电池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陶瓷样品的燃料电池均具有稳定的放电性能,燃料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随着水热反应介质pH值的减小而增大。在该系列陶瓷中,水热反应介质pH=9.95的陶瓷样品的燃料电池性能最高,在1000℃下,其短路电流密度为320mA/cm^2。  相似文献   
6.
王京平  陈建  费正皓  王兴隆  孙玉凤  陶为华  徐融 《化学世界》2011,52(10):580-583,598
比较了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01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XAD-4对苯甲酸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行为,并探讨了温度和起始浓度对平衡时间和吸附速率的影响.从静态平衡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讨论吸附机理,动态吸附进一步验证聚苯乙烯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能力比AmberliteXAD-4强.结果表明:在288~3...  相似文献   
7.
赵小波  刘意  王京平  孙玉凤  陶为华 《化学世界》2011,52(3):143-145,137,140
建立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的方法.考察了检测物的最低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并对气相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监测到的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以p,p'-DDE和p,p-DDT为主,为了解土壤环境有机氯的含量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型仪器使用效益及管理质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校每年投资较多的地方,因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对教学、科研及学校的投资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进行贷款仪器设备的购置,我校拥有大型仪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这些仪器的使用效益是必要的。我们认为我校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科合格评估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式教学与管理,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具体开放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桂云  陶为华  王京平  王宝罗  周秋华 《广东化工》2006,33(12):110-111,112
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将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实验内容重新整合,既加强了基本操作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