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水体中存在过量的磷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采用镁、铝和铁作为电絮凝法中的阳极对模拟废水中总磷进行去除,分别考察电流密度和溶液初始pH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阳极、铝阳极和铁阳极的最佳电流密度依次为15、20、15 mA/cm2,三种金属阳极最佳的初始pH均为7,电解60 min后总磷的去除率依次为99.80%、99.78%和99.56%。溶液中总磷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同时各电极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在实际废水中的去除效果依次为98.0%、97.7%和68.6%。絮凝体分析结果表明镁阳极和铝阳极产生的絮凝体结构稳定相对于铁阳极能够更好的去除废水中的总磷。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间歇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R0、R5、R10和R15),探究了硝化过程中碳氮比(C/N)对NH4+-N去除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影响。同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3D-EEM)结合积分区域法(FRI),分析进出水时EPS各组分所占比例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C/N系统均获得了较高的NH4+-N去除率,且氨氧化速率与C/N呈负相关;C/N升高(0→15),进出水时的EPS及其组分含量随之增大,其中C/N对PS含量影响尤为显著,且硝化过程中多糖(PS)积累。根据荧光区域积分法(FRI)分析,不同C/N条件下EPS各荧光区域强度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荧光区域V(腐殖酸类物质,46%~57%)的强度百分比值(Pi,n)最高。此外,蛋白质类物质酪氨酸和色氨酸以及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在硝化过程中均被微生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