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课程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芹  陈英  吴景雄 《广东化工》2009,36(10):204-205
以往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课程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通过问卷的整理与分析,获得有价值的课程相关信息,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芹 《广东化工》2009,36(6):245-246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特点,通过精讲与泛读结合,归纳学习技巧,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善考核等措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具备阅读专业英语科技文献及初步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UV254在炼油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效果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度处理的炼油废水为样品,探讨了UV254(以蒸馏水为参比空白)与COD、油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UV254与COD、油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多项式拟合技术,可得到UV254与COD、油含量更为精确的关联式.因此UV254可粗略预测该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作为工艺调试及日常运行的监控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选取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操作参数是pH值=8.0、m(Fe):m(C)=1:1、停留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94.55%,CODCr去除率70.46%.该法能显著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且以废治废,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矿区河流沉积物中硫的总量测定及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区受污染河流沉积物总硫含量高、有机硫含量低并携带大量重金属的特点,借鉴煤炭总硫测定预处理方法,将样品与艾氏卡试剂在800℃下碱熔2h,使各形态硫转化为易溶性硫酸盐,再经水超声浸提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根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的粤北大宝山矿区河流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严重,河流沉积物总硫达4.47~44.58mg/g。针对测定方法的过程控制,详细分析碱熔试剂的加入量和放置方式、坩埚预处理以及温度控制等环节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并采用无水硫酸钙加标回收试验检验规避措施的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回收率达88.7%±4.92%。方法用于本案例样品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教材分析与课程建设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阐述《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分析教材情况的基础上,拟对课程建设进行一些讨论。建立系统化的“环境工程设计”体系、课程与认知实习高度挂钩等方式,可以使课程教学达到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形式,在教学考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从题库软件选择、考核题型和内容设计、工程教育理念践行、题库内涵提升等方面展开论述。建设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具备章节训练与课程考核的双重功能,且初步接轨环境专业执业资格考试。该试题库运用于环境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考核效果,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石化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当务之急。文章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首先,分析了石化院校普遍存在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环节不合理、实验教学模式陈旧等"三大问题";其次,提出以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中不合理的环节、构建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为"三大抓手"来应对"三大问题",为实验教学改革探寻新路。  相似文献   
10.
以废白土与榴莲壳为原料制备了黏土生物炭吸附剂(SBEC),以废白土为原料制备了黏土炭基吸附剂(SBE),并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Ⅵ).用SEM、XRD、FTIR、BET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初始Cr(Ⅵ)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