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环境中的17β-雌二醇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介绍了17β-雌二醇在环境中的行为,包括进入环境的方式、在环境中的迁移和降解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联阳离子淀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规的阳离子淀粉先进行交联,制得交联阳离子淀粉.研究了pH,金属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药剂投加量、接触时间对重金属离子(主要是Cr3 ,Cu2 ,Pb2 和Cd2 )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当重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50 mg/L、吸附剂投加量=0.5 g/L,接触时间=30 min时,Pb2 ,Cu2 ,Cr3 在pH=6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分别为97.94%,99.46%,84.30%,而Cd2 在pH=7时达到最大,其值为99.36%,交联阳离子淀粉对Cr(Ⅵ)的吸附效果不大,仅为29.38%.此外,运用红外光谱对反应机理初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直径300mm塔内,用双电子探针测量系统测定了旋流塔板上局部处的液滴粒径分布,得出了用上限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表达的各参数与操作条件的关联式。以液滴离开塔板的初始位置为边缘分布、液滴粒径为条件分布,应用概率统计方法描述液滴群运动初始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液滴运动的三维抛射模型,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臭氧/生物法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臭氧预处理将制药中间体大分子氧化为小分子后,采用絮凝沉淀/兼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介绍了废水处理系统的组成、各个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操作方式。调试运行结果显示,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膜接触器是一种通过膜作为两相之间的分离界面而实现相间传质的新型杂化膜过程,具体应用形式包括膜蒸馏、膜萃取、膜吸收、膜结构填料等.膜接触器使用微孔中空纤维膜将两流体分隔开,膜孔为两流体之间提供传质的场所.与传统接触分离器相比,新兴的膜接触器拥有分离效率高、工作范围宽、两相流速可单独控制以及结构紧凑等诸多独特的优点.文章着重于膜接触器及其相关过程在废水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具体分析比较了上述几种膜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特点,充分展示了膜接触器在废水处理以及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特种分离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PSDC-Ⅳ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从某钢铁厂采集来的钢渣(水渣),经过粉碎、碱浸、酸溶、聚合(加入不同的量的Fe3+和Al3+)和过滤等步骤,制得了脱色混凝剂PSDC-Ⅳ系列3种;试验了活性黄、水溶性硫化黑的模拟染料的脱色效果,考察了影响PSDC-Ⅳ混凝及脱色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活性黄和水溶性硫化黑废水的最佳吸收波长分别为422mm和608nm,吸光度,4分别为0.818和0.294;pH≥6时,混凝剂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最佳脱色区为pH=6~8;脱色效果先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后又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佳投加量在3 mL左右.  相似文献   
7.
KOH/甲醇溶液中Pb电极上电化学还原CO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转化CO2为更有价值的物质对于缓解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极为重要.以Pb片为工作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了0.1 mol(L(1 KOH/甲醇电解液中电化学还原CO2的行为.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常压下CO和甲酸生成的法拉第效率在258 K时最大,分别为9.62%和78.74%,常温加压条件下,CO2压力为1.2 MPa时CO和甲酸生成的法拉第效率最大,分别为13.93%和24.00%.进一步进行电极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得CO2电化学还原生成CO和甲酸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573和0.671.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体系中羟基自由基产生机理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电极电催化、电-Fenton、电-O3、光-电、声-电5种电化学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机理.从反应器条件(电极性质、电极板间距、水力条件),电解液性质(电导率、pH值、溶解氧浓度、干扰离子),以及外部能量输入(电源、温度、Fe外浓度、超声频率和功率强度)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各个体系产生·OH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6种·OH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简单比较.最后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臭氧氧化对甲基苯磺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制药中间体对甲基苯磺酸(p-TSA)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p-TSA的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2~13、臭氧流量16~64 mg·min-1和污染物浓度100~5000 mg·L-1条件下,臭氧氧化p-TSA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降解规律,且pH、臭氧投加量的增大都有利于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提高,而初始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则抑制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增大。建立了表征臭氧氧化过程中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各相对贡献率的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臭氧流量、相似文献   
10.
旋流板上流场的LDA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φ300mm塔内,实现了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旋流板上气体速度场的测定,获得了不同高度剖面的切向、轴向及径向速度分布的数据,探明了板上气流场的基本特点;还采用气-固流模拟湿板操作,测定了模拟液滴的流场。实验结果证实了旋流板的传统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