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实验测定了碳酸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平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得到了25℃、35℃、45℃和55℃下的平衡常数K和反应Gibbs自由能,并利用Van’tHoff方程式求得恒压下反应焓变和么5值。结果反应焓变为△rH=32.324kJ/mol,表明酯交换反应为一弱放热反应,提高温度不利于提高酯交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一步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所用催化剂的组成、性质和催化活性,从反应产物分析推测了反应机理。适宜孔径的碱性沸石分子筛等多孔材料将是合成多相催化剂载体的首选材料。制备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多相催化剂将是今后催化剂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久标 《辽宁化工》2011,(8):838-841
介绍了PC的性质、应用情况和生产工艺。通过对影响合成PC的主要因素和机理的讨论,指出催化剂和溶剂是影响PC收率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压力对提高产品的选择性有利。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是焦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用人单位对于高职院校煤焦化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煤焦化生产工艺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的内容和优势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久标 《辽宁化工》2011,40(10):1079-1083
概述了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和研究现状、以及合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碳酸二甲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步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KI和K2CO3为双活性组分,分别以4A分子筛、硅胶、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溃法制备了非均相催化剂.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浸溃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比在甲醇溶液中浸渍的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KI和K2CO3负载于4A分子筛的催化剂活性最高.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等多种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发现分子筛负载KI-K2COa后晶型趋向规整化,KI和K2CO3在分子筛孔壁分散性良好,K2CO3分解产生的KOH增强了催化剂的碱性.以KI-K2CO3/4A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粒径、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一步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粒径为75~80 μm及KI.K2CO3和分子筛质量配比为1: 1.5:10的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性能较好.在以环氧丙烷、甲醇和CO2为原料,催化剂与P0的质量比为1.25,140℃和7.5 MP8条件下一步合成DMCt反应5.5 h,PO转化率达100%,DMC收率达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