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表面包覆MgO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表面进行改性,对纳米粒子进行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X衍射角表征,SEM分析表明改性后纳米粒子的团聚减少。选取改性效果最佳的纳米粒子用二元醇分散法制备纳米TiO2/水性聚氨酯复合物。对其红外、粒径、黏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加入可提高乳液的耐水性且最佳加入量为0.5%。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有效改善了纳米SiO2的表面性能。通过预乳化种子乳液法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纯丙乳液,并对改性前后的SiO2、纯丙乳液及改性纯丙乳液进行红外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3.
环保型建筑内墙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聚乙烯醇胶和玉米淀粉胶及硼砂溶液按一定量复合而制得的建筑内墙涂料,测试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环保要求。讨论成膜助剂、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油酸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有效地改善了纳米SiO2的表面性能,并通过预乳化种子乳液法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纯丙乳液,并对改性前后的SiO2、纯丙乳液及纳米SiO2改性纯丙乳液进行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质、紫外一可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SiO2粒子疏水性增强,团聚现象明显减少.说明通过油酸改性,提高了无机纳米SiO2粒子在有机物中的分散性,为其参加乳液聚合创造了条件.紫外一可见光谱、热质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的纯丙乳液热稳定性和耐紫外光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TL-615 D改性丙烯酸乳液为主要成膜物,通过加入颜填料和各种助剂成功地研制出建筑外墙涂料。它具有突出的耐洗刷性、耐水、耐碱性和良好的耐候性,并讨论了乳液,增稠剂和成膜助剂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色漆中重金属铬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分析表明此方法精确度及准确度较高、选择性较好。在最佳条件下,检出量为0.12mg.kg-1,加标回收率为96.5%。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配色原理,分析了不同PVC用量对涂膜的附着力、硬度、耐水、耐酸等性能的影响,得到PVC的用量在48%时,涂料的各种性能达到最佳,同时还给出了用来配深、中、浅各种颜色的白色涂料PVC的范围及相应的色浆用量,采用控制颜填料体积浓度的用量,解决了涂料保色性的问题;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粒度分析对比,观察了涂料的外貌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在PVC为48%时,涂料的分散效果及稳定性均好。  相似文献   
8.
郭文录  王文明  国晓军  吕秀波 《应用化工》2009,38(7):1037-1039,1048
利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制备成浆料对水性氟碳建筑外墙涂料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水性氟碳涂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分散剂用量为0.3%,氟碳乳液用量控制在50%~55%,无机纳米粉体的用量为3%时,改性氟碳涂料的性能最好,且改性后的氟碳涂料不仅克服了龟裂现象,而且综合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甲基丙烯酸脲杂环和反应型有机硅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及合成研究;并对实验工艺、乳化剂的配比、引发剂的浓度、不同功能单体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2:1时,过硫酸钾含量为单体总量的0.6%时,可以合成性能优良的改性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方法,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纯丙微乳液,确定了最佳配方。探讨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以及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pH值以及聚合工艺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纯丙微乳液聚合稳定性、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硬软单体的配比为5:4、乳化剂的配比为4:1、乳化剂的用量为3%、引发剂的用量为0.5%、pH在7—8、反应温度为80~88℃、反应时间为150min时,微乳液的性能最好。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微乳液涂膜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单体之间发生了自由基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