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我们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模式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文通过两个教学案例说明了包含多种教学手段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及思维导图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首先采用滤纸片法对丁香假单胞菌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然后采用牛津杯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最后研究其抑菌谱。结果表明,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共分离纯化出115株微生物,经过初筛得到33株丁香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再经过复筛后,筛选出一株对丁香假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编号为NO.4.1.3-1,其抑菌圈直径达(12.63±0.06) mm。该菌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除屎肠球菌外,该菌对8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相似文献   
3.
BaTiO3纳米晶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哲  王子忱 《功能材料》1998,29(2):201-203
采用硬脂酸盐(SAG)法合成了BaTiO3纳米晶材料,对其粒子尺寸和性能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与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的BaTiO3纳米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AG法合成的BaTiO3纳米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产生这种特殊性能的原因可能是BaTiO3纳米晶晶粒表面富Ba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沉淀法合成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水玻璃和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多孔型、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用BET、XRD、SEM、DTA-TGA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多孔型SiO2经表面积可达1000m^2/g以上,孔分布均匀,粒径小,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球形二氧化钛的制备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赵旭  王子忱  赵敬哲 《功能材料》2000,31(3):303-305
采用均一沉淀法 ,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粒径为 2 0nm、40nm、80nm、2 μm、3 μm的球形二氧化钛粒子 ,产物的晶体粒径为纳米级。讨论反应物用量及表面活性剂DBS对晶体粒径、粒子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DBS的加入量可以在纳米级范围内控制球形粒子的粒径 ,改变反应物离子浓度可以控制微米级球形粒子粒径。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铋、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用液相沉淀法制备g-C3N4/Bi12O17Cl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表征其组成、微观形貌和性能,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对g-C3N4/Bi12O17Cl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2% (质量分数) g-C3N4/Bi12O17Cl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好,见光9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