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云和  杨靖华  段玉玺  陈立杰 《农药》2007,46(10):696-69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土壤中咪草烟残留动态。以乙腈-水-乙酸(体积比45∶54.1∶0.9)作为流动相,该方法咪草烟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3%~88%,最小检出质量分数为0.02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与其它方法比较易于推广应用,适于土壤残留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允成  赵云和  朱杰丽  张宇  范志先 《农药》2006,45(2):119-120,1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812.5g a.i./hm^2)测出在玉米植株上的残留量较低,施药后14d的残留量仅为0.08mg/kg;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7.02mg/kg,半衰期为2.1d,据施药后第14d采样,消解率为72%。利谷隆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3.
双草醚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2000年试验结果表明,农美利对稗草、稻李氏禾、雨久花、泽泻、野慈姑、异型莎草、葡茎剪股颖、谷精草、蛰蔺、针蔺等大多数水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从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考虑,其适宜的施用剂量为22.5—30g a.i./hm^2,适宜的施药期为水稻2—4叶期、稗草2.0—4.5叶期。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大豆田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39株真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真菌菌株代谢产物浸出液在不同处理时间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的抑制作用,评价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效果,从而进一步筛选出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差异。39株被测菌株中有7株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真菌snf 2455-2的浸出液对大豆胞囊线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大多数菌株的抑制效果增强,同时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也增多。在处理72 h时,与对照相比有17株菌株抑制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明确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方法]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200、100、50 mg/L三个处理喷施,防治梨黑星病,以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00 mg/L、5%己唑醇微乳剂50 mg/L等药剂为对照,另设不喷药的空白对照.[结果]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5次,能够有效控制梨黑星病,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梨黑星病,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麦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于2008-2009年在西北地区测试了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上述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7.
咪草烟土壤残留对后茬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云和  张子丰  孙利 《农药》2006,45(3):189-190
进行了大豆田除草剂咪草烟土壤残留对后茬水稻影响的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对咪草娴较敏感。咪草炯用量2ga.i./hm^2前期对水稻有抑制作用,咪草娴用量4ga.i./hm^2以下,后期抑制作用不明显,但水稻仍然减产。咪草娴用量8ga.i./hm^2以上时,水稻减产明显。  相似文献   
8.
赵云和  曲明清  张瑞明  赵伟 《农药》2005,44(8):368-36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杀虫单铵。使用ODS反相柱和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以1.0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外标法对杀虫单铵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其标准偏差为1.35.变异系数为2.13%,平均回收率为99.9%。该方法操作简单.定量准确.与其它方法比较易于推广应用.适用于产品的常规分析和质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