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以二乙酸纤维素(CDA)为成膜基质,一定比例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三乙酸甘油酯(GTA)为稀释剂,聚乙二醇400(PEG400)为致孔剂,采用复合相分离法来制备CDA平板膜,考察了NMP/GTA配比对CDA平板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中GTA含量的增加,膜横断面大的指状孔数目先减少后增加,小蜂窝孔的孔径增加;水通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脱盐率(Na Cl)上升后趋于平缓;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增大,意味着膜的亲水性随GTA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NMP/GTA配比的减小,CDA平板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该CDA平板膜可作为后续热处理和交联的基膜。  相似文献   
2.
对近五年来具有低介电常数与低介质损耗的不同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全氟环丁基聚合物、苯并噁嗪基聚合物以及苯并环丁烯树脂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探讨不同聚合物材料的结构设计策略(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以及孔结构等)对材料各项性能(介电性能、吸水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简单分析其中的影响机理.最后,总结了不同低介电聚合物材料设计的4种共性方法(降低分子极性、增加分子自由体积、引入多孔结构以及引入交联结构),并展望了未来低介电聚合物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醋酸纤维素(CA)分离膜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接枝反应、交联反应、等离子处理等)和物理改性(加入无机颗粒、加入其它聚合物、同时加入无机物和其它聚合物等),并对改性后CA膜的显微结构与性能(包括渗透通量、脱盐率/截留率/清除率、选择性、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抗生物污染性能等)的变化以及其中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纳米流体学涉及在纳米尺度通道内流体独特的传输行为,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二维(2D)材料的出现以及2D材料膜的快速发展,开创了纳米流体研究的新时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二维材料膜构筑纳米流体通道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二维材料膜纳米流体通道的构筑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人工造孔策略制备二维材料多孔膜,以及范德华组装策略、液相组装策略制备二维材料叠层膜;深入讨论了二维材料膜纳米流体通道的调控手段,包括通道尺寸、长度和形状等物理结构的精密控制,通道亲和性、电荷性等化学环境的合理设计;最后总结展望了二维材料膜纳米流体在材料开发、仿生设计、传输机理和器件应用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荧光小分子TPECNPy-2和TPECNPy-3与聚乳酸(PLA)复合,制备系列具有刺激响应性能的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分析TPECNPy-2和TPECNPy-3的含量对纤维复合膜的结构和酸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ECNPy-2和TPECNPy-3的相对比例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纤维形貌和聚集态结构无显著影响,制备的纤维直径在400~500 nm之间。在酸蒸汽的作用下,复合纤维膜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从酸熏前的492~499 nm变为542~587 nm,体系中TPECNPy-2含量越大,光谱红移越明显。酸熏后的复合膜经氨水熏蒸,荧光发射均恢复到初始状态。加入荧光小分子,纤维膜接触角从101.6°增至125°。系列复合纤维膜均具有良好的可逆酸致变色性能;两种有机小分子加入后纤维膜的疏水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