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出漂珠/钡铁氧体低密度磁性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样品的形貌、结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在漂珠表面形成的钡铁氧体包覆层厚度为5-15 nm,颗粒粒径均小于60 nm。复合材料由六角晶钡铁氧体、α-氧化铁及少量莫来石和石英组成,其磁性能随钡铁氧体与漂珠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强。复合材料在2-18 GHz频段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当吸波材料厚度为1.5 mm、在14.2 GHz处反射损耗峰值为-29.2 d B,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带宽为4.5 GHz。  相似文献   
2.
以漂珠(FACs)为基体,采用化学镀法制得FACs/Ni–Fe–P复合粉体。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研究了FACs/Ni–Fe–P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组成、电磁特性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镀覆后漂珠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Ni–Fe–P合金镀层。从[Ni2+]∶[Fe2+]为1∶1的镀液中制得的FACs/Ni–Fe–P复合粉体在2~18 GHz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以FACs/Ni–Fe–P复合粉体为吸收剂的吸波材料厚度为1.5 mm时,其在15.1 GHz处的反射损耗峰值为-31.28 d B,反射损耗小于-20 d B的带宽为1.9 GHz。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网络教学资源库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崭新途径。文章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结构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知识,阐述了通过网络开发技术实现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资源的发布,并在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设计和建设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解决网页浏览路径问题,从而使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得到更方便的浏览和更合理的共享。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所研制的环境工程专业资源库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主要说明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配置与设计、系统的结构与流程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系统的发布与优化4大部分.新闻发布系统采用ASP网络开发技术,实现环境新闻的发布功能.它作为环境类信息交流的一部分,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电磁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及分类,综述了近年来磁性金属微粉吸波材料、铁氧体吸波材料、陶瓷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及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为纳米复合化、兼容型、多波段及结构功能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研究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问题,从预防与应急准备、预警与应急响应、救援与应急措施、应急培训与演练四个方面建立预案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对去除水中的微囊藻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在试验水质条件下,PAC对叶绿素a的最大去除率为72%,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5 mg/L,预氧化时间为5 min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达93.1%。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作为凝结核促进了絮体的形成,并使之更加密实、易沉降。  相似文献   
8.
谢兴勇  祖维 《广东化工》2013,(7):158+163
根据化学反应工程的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水平为目的,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经过"卓越班"教学实践,在工程案例精选、课程组织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膨润土和活性炭为原料制备膨润土-活性炭复合陶粒,考察物料配比和煅烧条件对复合陶粒抗压强度及孔隙率的影响。将复合陶粒放入好氧活性污泥中曝气培养,挂膜10 d后,填充到生态浮床框体中作为浮床基质,考察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与活性炭质量比为7∶3,造孔剂和黏合剂添加量分别为炭土总质量15%、10%,550℃煅烧1 h,所制备的复合陶粒综合指标最优,抗压强度为73.1 N,孔隙率为59.33%。填充挂膜后复合陶粒的生态浮床对水体CODCr、NH3-N、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0%、33%、43%、27%。  相似文献   
10.
以富营养湖泊底泥作为菌种来源,从中分离纯化出溶藻菌,并将溶藻菌和铜绿微囊藻藻液混合培养,考察其抑藻效果,结果表明,抑藻率最高可达46.7%。让所得菌株以聚合氯化铝(PAC)为载体制备溶藻菌菌剂,研究菌剂投加量、pH值对藻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剂投加量为10 mg/L时,叶绿素a去除率达到83.4%,pH在7~8范围内的时候除藻降浊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