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催化与酶催化复合法制备生物基化学品可兼具生物催化剂的高效、高选择性和化学催化剂的稳定性(高温下)等优点,且原料易得、工艺简捷高效、环境友好,以化学/酶复合催化一步法反应制备糖醇、氨基酸和其他生物基化学品中的应用来阐述此方法的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在生物质炼制过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3.
异丙醇在催化转移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转移氢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异丙醇作为有机氢源应用于催化转移氢化反应,包括有机物中含碳不饱和键的还原,含氮、硫不饱和键的还原和无机盐中不饱和键的还原等。综述了各个不同类型的催化转移氢化反应的反应式,并列出了反应的催化剂,最后对异丙醇在催化氢转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瞬时压榨法、液压法与正己烷浸提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研究不同方法对牡丹籽油的出油率、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法(31.26%)、瞬时压榨法(14.27%)和液压法(7.81%)三者出油率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瞬时压榨法和液压法对牡丹籽油碘值差异无显著影响(p 0.05),对皂化值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1);正己烷浸提和液压油脂的水分及挥发性成分含量和过氧化值显著高于瞬时压榨油脂(p 0.05),而正己烷浸提油脂的酸值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 0.01)。在主要成分组成方面,三种方法得到的牡丹籽油棕榈酸、亚油酸、角鲨烯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正己烷浸提牡丹籽油中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 0.01)。瞬时压榨法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30.98%,显著高于液压(23.22%)和正己烷浸提法(15.98%)(p 0.01);β-谷甾醇以瞬时压榨法最高,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抗氧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瞬时压榨牡丹籽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高于液压法,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则相反;液压牡丹籽油在270~450 nm范围内吸光度值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明了其良好的防晒效果。生产中可先用瞬时压榨法或液压法对牡丹籽进行提取,再结合正己烷对油饼进行浸提,可获得高活性成分的油脂,并提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响应面法分析添加竹笋对酱油制曲过程的影响,选取制曲时间、制曲温度、曲精接种量和竹笋添加量为响应指标,以蛋白酶活力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分析优化;同时采用高盐稀态工艺酿造竹笋酱油,研究竹笋酱油中活性成分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笋酱油的最佳制曲条件为制曲时间62.5h,制曲温度31.5℃,曲精接种量0.23%和竹笋添加量6.50%,此时蛋白酶活力658.35U/g干基。与传统酱油相比,添加竹笋不仅可以改善酱油成曲中蛋白酶活力,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总氮、氨基酸态氮、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其中竹笋酱油成品中总氮、氨基酸态氮、总酚、总黄酮增加百分比分别为9.24%、15.96%、4.55%和3.83%;体外抗氧化指标还原力和ABTS清除自由基能力提高百分比分别为10.08%和11.63%。因此,在高盐稀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竹笋可部分替代黄豆,作为功能性较强的新型酱油,该研究为新产品酱油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以苯乙酮为原料,亚硝酸氧化生成苯甲酰甲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合成苯甲酰甲酸甲酯,总收率为65.85%。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竹笋粉为原料,对比了不同粒径竹笋粉的基本组成、氨基酸组成和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结构、NO2-吸附能力及胆固醇吸附能力等功能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处理后竹笋粉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灰分含量显著增加。竹笋粉中含有较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不同粒径竹笋粉的氨基酸含量不同,且呈现随着粒径减小,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略微增长的趋势。其次,竹笋粉经超微粉碎后,其比表面积、持水性和溶胀性明显高于细竹笋粉。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细竹笋粉和超微竹笋粉的化学结构相似,超微粉碎对竹笋粉的化学结构没有显著影响。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超微竹笋粉粒度更小,形状更加规则,大多呈椭圆形或球型,大小也更加均匀。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超微处理显著提高了竹笋粉的NO-2吸附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离子色谱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木质纤维基单糖组成的方法。采用Dionex ICS-5000+离子色谱仪,以CarboPACTM PA10 (4 mm×250 mm)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脉冲安培检测器进行检测,氢氧化钠-乙酸钠进行梯度洗脱,同时检测7种常见单糖和2种糖醛酸,结果表明: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加标回收率98.53%~118.63%,重复性RSD均小于1.16%,检测限为0.01~ 1 mg/L,定量限为0.05~3 mg/L。对竹叶水解液的单糖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竹叶水解液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组成,相应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n(阿拉伯糖) : n(半乳糖) : n(葡萄糖) : n(木糖)=2.9 : 0.7 : 8.2 : 9.7。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木质纤维基单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一直是纤维素降解制备高值化学品过程中催化剂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其在催化纤维素降解过程中还存在着催化机理不明确、目标产物选择性不高、水热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本文简述了目前最受关注的含Ru、Ni、W、Pt等体系的双功能催化剂和不同载体影响下的双功能催化剂在纤维素制备C6多元醇、低碳多元醇(C2~C3)等化学品中的研究进展,初步总结了单金属、双金属体系和不同载体的双功能催化剂研究的前沿进展,分析表明不同活性金属之间配比以及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对催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对其在纤维素制备多元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继续研究活性金属之间及其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糠醛的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糠醛为原料生产呋喃生物燃料价值链,最后分析了目前利用生物质制备糠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