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TiCl4水解法制备了被聚乙二醇(PEG)包覆的TiO2粉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将合成的TiO2粉体用于2,4-二氯苯氧乙酸(2,4-DPA)的降解反应中,利用荧光光度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技术手段,考察溶液的荧光及紫外吸收强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以此判断包覆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EG包覆的TiO2能降低2,4-DPA溶液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强度,有明显的光催化降解作用,且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PEG包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浸渍方式,用稀土氧化物CeO2对Cu/TiO2催化剂进行改性,制备了(Cu-Ce)/TiO2、Ce-Cu/TiO2和Cu-Ce/Ti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傅里叶拉曼光谱(FT-Raman)、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以及电化学等技术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以赣南脐橙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加酶量(质量分数)和酶解时间为响应变量,以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与响应变量的回归方程,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48℃、加酶量1.25%、酶解时间5h,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3.11%,与预测值13.14%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合成的N-十六酰-L-组氨酸与用乙醇-水(V乙醇∶V水=1∶1)混合溶剂溶解的水杨酸制成水凝胶,通过X射线衍射和药物缓释实验研究了该水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水凝胶是一种很好的药物载体,且在pH=7时凝胶的稳定性最好。在pH=7.41的缓冲溶液中,水杨酸呈现较好的缓释效果;在偏碱性(pH=10.00)的缓冲溶液中,药物缓释过快,且凝胶不稳定,易松散溶解;在偏酸性(pH=4.04)的缓冲溶液中,释放率稍偏低。低浓度(5 mg/mL)的N-十六酰-L-组氨酸水凝胶和适宜的温度(37℃)有利于水杨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和水杨酸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合成了壳聚糖水杨酸配体,在体系pH为6~7下,该配体与La3+进行反应,制备了壳聚糖水杨酸-La(Ⅲ)配合物;并将该配合物应用于萝卜、绿豆、黄豆的发芽生长调节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配合物中参与配位的基团是羟基和羰基,并对植物发芽、幼苗生长具有较显著的调节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赣南脐橙渣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与类柠檬苦素得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对脐橙渣中类柠檬苦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2%、超声时间18min、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类柠檬苦素得率为1.632‰,与预测值1.651‰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脐橙渣为原料,用碱法制备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脐橙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立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8%、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5h、液料比15∶1.在该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达52.8%,其中SDF占25.7%,IDF占27.1%.产品持水力8.59g/g,溶胀力9.67mL/g.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赣南22家稀土公司总排口和车间排口废水的多组水样测定,所测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Excel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与验证,研究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得稀土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测定法的CODOH.KI与重铬酸钾法的CODCr线性效果非常明显,建立CODCr与CODOH.KI的数学方程CODCr=4.884 3 CODOH.KI,其CODOH.KI检测范围为0.2~5 000 mg/L。经系数检验和作图验证,该方程在实践中有着较好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β-环糊精包覆的TiO2粉体,利用XRD、BET及电化学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β-环糊精包覆的TiO2粉体用于2,4-二氯苯氧乙酸(2,4-DPA)的降解反应,利用荧光光度计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光催化降解2,4-DPA溶液一定时间后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吸光度的变化,很直接地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覆的TiO2粉体能够有效地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使得它的荧光强度及紫外吸收强度下降明显。而且紫外光、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及超声波震荡对反应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琥珀酸和2,6-二氨基吡啶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6-二[Ⅳ-(羧乙基羰基)氨基]吡啶(DAP),并研究了其胶凝性能.结果表明,DAP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水凝胶,其最小胶凝浓度为43 mg/mL;当稳定凝胶在温度升至81℃时,凝胶坍塌形成沉淀;溶液为碱性时,DAP不能形成水凝胶.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显示,该水凝胶具有多晶态纤维网络结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水凝胶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