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助剂对聚乙烯防雾滴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母料,然后将母料与基体树脂(聚乙烯)按一定比例混合,于吹塑机上吹塑成膜。研究了流滴缓释剂、减雾剂、防老剂及母料中防雾滴剂含量对薄膜防雾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医用通用级聚氯乙烯(PVC-LMW)、高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PVC-HMW)、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酯基有机锡热稳定剂等为原料,使用Brabender塑化仪和HAA转矩流变仪,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软质PVC-LMW/PVC-HMW共混物,研究了其力学、光学等性能。结果表明,在PVC-LMW中加入一定量的PVG-HMW,可提高共混物的弹性,透明性能略有改进。选择适宜的加工温度,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拉伸强度为14.1MPa,断裂伸长率为431.88%,回弹性为9.5%。当去味吸收剂含量为0.3~0.5份(质量份,下同)时可以除去共混物中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纳米ZnO/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改性纳米Zn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改性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及紫外线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改性纳米ZnO既可有效提高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各种力学性能,又可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耐老化性能。改性纳米ZnO用量为3%时,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达102℃,比纯ABS树N(98.7℃)提高3.2℃;紫外线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纯ABS树脂分别提高37.4%和44.6%、断裂伸长率提高0.9%和357%、硬度提高45.4%和29%、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3.8%和44.7%、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2.4%和44.4%。  相似文献   
5.
高效复合型稳定剂在PVC塑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景美  李辉  薛长生  赵学敏 《塑料》2000,29(5):15-20
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多的稳定剂是铅稳定剂与金属皂类.我国的热稳定剂生产也以铅盐系列及金属皂为主,其中毒性大、污染严重、配料较繁琐、综合成本偏高的铅稳定剂的应用在我国占稳定剂总量的2/3的格局是极其不合理的,是产品老化的现象.因此,大力发展复合型高效稳定剂、有机锡和其它稳定剂是当务之急.本文将以几个实例说明使用复合型高效稳定剂及其新配方,取代传统的铅稳定体系及其配方是多么的有效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白景美  李树材 《塑料》2005,34(2):53-55
通过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MAH(马来酸酐)研究了单体及复配单体、引发剂及复配引发剂对LDPE接枝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证实了接枝反应。研究表明:复配单体和复配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影响,AA(丙烯酸)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DCP/BPO为3/1时接枝率最高。在聚乙烯防雾膜中加入PE g MAH接枝共聚物可提高膜的防雾性。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一次性医用塑料导管如血管路、静脉注射留置针、介入治疗用塑料导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一次性医用塑科导管如血管路、静脉注射留置针、介入治疗用塑科导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用塑料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医用塑料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医用塑料的材料、制品等做了详细的的报道 ,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沈伟  白景美 《中国塑料》2004,18(8):7-11
对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国际以及国内聚氯乙烯(PVC)工业的产能和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几年内全球以及国内的PVC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近年来全球PVC市场供求格局变化不大,生产和需求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亚太地区增势显著。中国成为PVC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需求的进一步增大,以及反倾销政策的实施,我国PVC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产能也将在近几年内大幅度提高。未来的几年内PVC工业的盈利和残酷竞争时期将同时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