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苯二甲酸精制过程中几个反应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畅延青 《金山油化纤》2003,22(1):11-14,17
从反应工程角度出发,对TA(对苯二甲酸)加氢宏观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三相床层中存在的粘滞液膜和滞留液囊对外湿润率有较大影响,在对影响TA精制过程的几个反应工程问题进行计算和讨论的基础上,探讨了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氢气对不同活性炭进行处理,并分别采用比表面分析仪(BET)、红外光谱(IR)、氩气-程序升温脱附实验(Ar-TPD)和热重分析(TGA)对高温氢气处理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温氢气处理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比表面影响较小,高温氢气处理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降低.以高温氢气处理后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钯炭催化剂,催化剂上的钯的分散度降低,在粗对苯二甲酸精制反应中的初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Constantinou-Gani基团贡献法和Rozicka-Domalski基团贡献法计算了对苯二甲酸(TA)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CHDA)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主副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蒸发焓和定压热容。在373.15~573.15 K的温度下,分别计算了TA加氢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在373.15~573.15 K温度范围内,TA加氢反应以苯环加氢反应和脱羧基反应为主。TA加氢生成CHDA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而TA脱羧基生成苯甲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但因低温不利于TA的溶解,综合考虑,选择TA加氢制备CHDA的反应温度为493.15~523.15 K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经过大量的实验,已成功地从工业废水中提取廉价的螯合剂MZS,并找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和研究了MZS磺酸盐与某些金属离子的螯合性能,从而确定出最佳螯合比。将MZS应用于有机螯合微肥的生产,取得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钯炭催化剂的硫中毒试验,初步探讨了钯炭催化剂在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反应过程中发生硫中毒的可能原因和机理。  相似文献   
6.
对二甲苯氧化非溴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用于对二甲苯氧化的不同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不同非溴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溴蒽类催化剂的活性较低,相应的研究也较少。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是非常有效的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具有很大的工业化潜力。氮氧自由基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可通过结晶和萃取技术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7.
8.
对在工业装置上使用的国产钯碳催化剂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发现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催化剂微孔被有机物堵塞,活性组分钯被有机物覆盖,硫中毒和钯晶粒长大而使其分散度降低。文章对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一批工业应用 1 1个月的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Pd/C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分析研究 ,旨在找出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失活的真正原因。从比表面的变化等多个方面考虑 ,采用GC -MS ,TG ,XRD ,ICP -AES ,BET ,Chemisorp ,HPL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卸下催化剂工业应用的前后状态进行了测定与表征 ,发现卸下的催化剂出现了有机物的堵塞、覆盖和催化剂S中毒现象。结合工业应用的工艺条件 ,对具体应用情况和催化剂碱洗再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证明了有机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和吸附而导致催化剂的堵塞和覆盖是本批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SiO2复合氧化物,并以此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氮气恒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实验(NH3-TPD)对TiO2-SiO2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TiO2经SiO2复合改性后,其热稳定性和晶相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溶胶-凝胶法与共沉淀法相比,能使Ti物种和Si物种混合得更均匀,从而有利于制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TiO2-SiO2复合氧化物.Ti含量增加,复合氧化物中Ti的分散度会降低.TiO2-SiO2复合氧化物中以Lewis酸中心为主,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具有更多的酸性中心.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高酸性的催化剂对模型化合物噻吩和锦西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